最宜檐雨竹萧萧

出自唐朝杜牧的《送国棋王逢
杜牧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送国棋王逢拼音解读
wén qiū ráo
zuì yán zhú xiāo xiāo
léi xíng àn chūn quán zhǎng
shì héng lái huǒ shāo
shǒu dào hái zhōu yōu zhù
áo bīng xiàn huò piáo yáo
nián shí gèng wàn
shàng xi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国棋王逢赏析

杜牧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于是诗人紧紧抓住这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起首即 言棋,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下笔,一下子便引发人悠悠缕缕的棋兴 。“玉子纹楸 ”,指棋子棋盘。苏鹗《杜阳杂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中,日本王子来朝,..王子善围棋,上敕顾师言待诏为对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云:‘本国之东三万里,有集贤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冷, 故谓之冷暖玉 。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之为棋局,光洁可鉴。”“一路饶”,饶一路的倒装,即让一子。友人是国手,难以对子而弈,故须相饶。杜牧是著名才子,善诗文词,亦善书画。所书《张好好诗》,董其昌称之为“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所画维摩像,米芾称其“光采照人”(《画史》)。能让一子与国手对弈,说明他的棋艺也相当高 。“最宜”二 字,深情可见。“檐雨竹萧萧”,暗明秋日。秋雨淅淅沥沥,修篁瑟瑟萧萧,窗下樽前,摆上精美的棋盘棋子,请艺候教,从容手谈,那是多么幽雅又令人惬意的棋境啊。  颔联转入对枰上风光的描写上 :“羸形暗去春泉 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羸形,指棋形羸弱。这是赞 美友人绝妙的棋艺,说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进攻起来突兀迅速,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比喻形象生动,三尺之局顿时充满活力 ,无比宽广,仿佛千里山河,铁马金戈, 狼烟四起,阵云开合。  颈联承前 ,使事言棋,赞叹友人的棋风:“守道 还如周伏柱 ,鏖兵不羡霍嫖姚 。”周伏柱,指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著《道德经》五千言,后被尊为道家创始人。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这两句说王逢的棋动静相宜 ,攻防有序,稳健而凌厉。防御稳固, 阵脚坚实,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以无见有。进攻厮杀 ,首尾相应 ,战无不胜,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惊叹。围棋自来有兵家之戏的说法,如“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马融《围棋赋 》),“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 类也”(桓谭《新论》)。杜牧喜好言兵 ,非常注重研 究军事,曾在曹操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用兵的形势虚实 ,重新注释《孙子》,还写了《战 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论文。这里以兵言棋正得棋中三味 。这四句淋漓兴会,极力渲染烘托, 表现出友人高超的棋艺和自己真挚的友情。  诗意至此戛然而止,胜负如何呢?诗人未说,也无须说,因为纹枰手谈,大开眼界,大得棋趣,二人友情由此而深,由此而笃。于是笔锋一掉,转入送别正题:“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所谓转入正题 ,不是正面接触,而是侧面揭示,以期代送。 古人以七十为高寿,故多以七十为期。白居易《游悟真寺》:“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这两句即从白诗化出。杜牧作此诗时约 四十余岁,若至七十,尚有万余日。因此他与王逢相约,要将这万余日时间,尽行于棋局上销用!杜牧素以济世之才自负,可由于不肯苟合,仕途并不顺,故尔常游心方罫 ,寄情楸枰,所谓“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题桐叶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齐安郡晚秋》),“自怜穷律穷途 客 ,正劫孤灯一局棋”(《寄李起居四韵》)等,正是 这种围棋生活的反映。如今他遇上王逢这样棋艺高超,情投意合的棋友,该是多么欢乐啊。可是友人就要离去了,留下的将仅仅是“最宜檐雨竹萧萧”那种美好的回忆 ,是“别后竹窗风雪夜 ,一灯明暗复吴图”(《重送绝句》)的凄凉现实。因此这两句含蕴极丰,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寓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  此诗送别,却通篇不言别,而且切人切事,不能移作他处 ,因此宋人有“此真赠国手诗也”(马永卿 《懒真子》)的评语 。全诗句句涉棋,而又不著一棋 字,可说是占尽风流。起二句以造境胜,启人诸多联想。中间四句极好衬托,棋妙才更见别情之重。马永卿以贪怯作解,认为“棋贪必败,怯又无功。羸形暗去 ,则不贪也 ;猛势横来,则不怯也。周伏柱喻不贪,霍嫖姚以喻不怯”(同上),这未免过泥,难为知人之言。结末二句以余生相期作结,以期代送,其妙无穷,一方面入题,使前面的纹枰局势有了着落,一方面呼应前文,丰富了诗的意境。往日相得之情,今日惜别之情 ,来日思念之情 ,尽于一个“期”字见出,实在不同凡响。…展开
杜牧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于是诗人紧紧抓住这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起首即 言棋,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下笔,一下子便引发人悠悠缕缕的棋兴 。“玉子纹楸 ”,指棋子棋盘。苏鹗《杜阳杂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中,日本王子来朝,..王子善围棋,上敕顾师言待诏为对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云:‘本国之东三万里,有集贤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冷, 故谓之冷暖玉 。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之为棋局,光洁可鉴。”“一路饶”,饶一路的倒装,即让一子。友人是国手,难以对子而弈,故须相饶。杜牧是著名才子,善诗文词,亦善书画。所书《张好好诗》,董其昌称之为“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所画维摩像,米芾称其“光采照人”(《画史》)。能让一子与国手对弈,说明他的棋艺也相当高 。“最宜”二 字,深情可见。“檐雨竹萧萧”,暗明秋日。秋雨淅淅沥沥,修篁瑟瑟萧萧,窗下樽前,摆上精美的棋盘棋子,请艺候教,从容手谈,那是多么幽雅又令人惬意的棋境啊。  颔联转入对枰上风光的描写上 :“羸形暗去春泉 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羸形,指棋形羸弱。这是赞 美友人绝妙的棋艺,说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进攻起来突兀迅速,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比喻形象生动,三尺之局顿时充满活力 ,无比宽广,仿佛千里山河,铁马金戈, 狼烟四起,阵云开合。  颈联承前 ,使事言棋,赞叹友人的棋风:“守道 还如周伏柱 ,鏖兵不羡霍嫖姚 。”周伏柱,指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著《道德经》五千言,后被尊为道家创始人。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这两句说王逢的棋动静相宜 ,攻防有序,稳健而凌厉。防御稳固, 阵脚坚实,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以无见有。进攻厮杀 ,首尾相应 ,战无不胜,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惊叹。围棋自来有兵家之戏的说法,如“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马融《围棋赋 》),“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 类也”(桓谭《新论》)。杜牧喜好言兵 ,非常注重研 究军事,曾在曹操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用兵的形势虚实 ,重新注释《孙子》,还写了《战 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论文。这里以兵言棋正得棋中三味 。这四句淋漓兴会,极力渲染烘托, 表现出友人高超的棋艺和自己真挚的友情。  诗意至此戛然而止,胜负如何呢?诗人未说,也无须说,因为纹枰手谈,大开眼界,大得棋趣,二人友情由此而深,由此而笃。于是笔锋一掉,转入送别正题:“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所谓转入正题 ,不是正面接触,而是侧面揭示,以期代送。 古人以七十为高寿,故多以七十为期。白居易《游悟真寺》:“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这两句即从白诗化出。杜牧作此诗时约 四十余岁,若至七十,尚有万余日。因此他与王逢相约,要将这万余日时间,尽行于棋局上销用!杜牧素以济世之才自负,可由于不肯苟合,仕途并不顺,故尔常游心方罫 ,寄情楸枰,所谓“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题桐叶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齐安郡晚秋》),“自怜穷律穷途 客 ,正劫孤灯一局棋”(《寄李起居四韵》)等,正是 这种围棋生活的反映。如今他遇上王逢这样棋艺高超,情投意合的棋友,该是多么欢乐啊。可是友人就要离去了,留下的将仅仅是“最宜檐雨竹萧萧”那种美好的回忆 ,是“别后竹窗风雪夜 ,一灯明暗复吴图”(《重送绝句》)的凄凉现实。因此这两句含蕴极丰,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寓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  此诗送别,却通篇不言别,而且切人切事,不能移作他处 ,因此宋人有“此真赠国手诗也”(马永卿 《懒真子》)的评语 。全诗句句涉棋,而又不著一棋 字,可说是占尽风流。起二句以造境胜,启人诸多联想。中间四句极好衬托,棋妙才更见别情之重。马永卿以贪怯作解,认为“棋贪必败,怯又无功。羸形暗去 ,则不贪也 ;猛势横来,则不怯也。周伏柱喻不贪,霍嫖姚以喻不怯”(同上),这未免过泥,难为知人之言。结末二句以余生相期作结,以期代送,其妙无穷,一方面入题,使前面的纹枰局势有了着落,一方面呼应前文,丰富了诗的意境。往日相得之情,今日惜别之情 ,来日思念之情 ,尽于一个“期”字见出,实在不同凡响。折叠

送国棋王逢注释

【霍嫖姚】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名。后亦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北周庾信《咏画屏风》之十:“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蹈海几同陆君实,破家终愧霍嫖姚。”…展开
【霍嫖姚】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名。后亦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北周庾信《咏画屏风》之十:“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蹈海几同陆君实,破家终愧霍嫖姚。”折叠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78367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