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门前滟滪堆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竹枝词九首拼音解读
bái chéng tóu chūn cǎo shēng
bái yán shān xià shǔ jiāng qīng
nán rén shàng lái
běi rén shàng dòng xiāng qíng
shān táo hóng huā mǎn shàng tóu
shǔ jiāng chūn shuǐ pāi shān liú
huā hóng shuāi láng
shuǐ liú xiàn nóng chóu
jiāng shàng zhū lóu xīn qíng
nǎng 西 chūn shuǐ wén shēng
qiáo dōng qiáo 西 hǎo yáng liǔ
rén lái rén chàng háng
chū sān gān 竿 chūn xiāo
jiāng tóu shǔ zhù lán ráo
píng kuáng shū zhǐ
jiā zhù chéng dōu wàn qiáo
liǎng àn shān huā xuě kāi
jiā jiā chūn jiǔ mǎn yín bēi
zhāo jūn fāng zhōng duō bàn
yǒng ān gōng wài qīng lái
chéng 西 mén qián yàn duī
nián nián làng néng cuī
ào nǎo rén xīn shí
shǎo shí dōng 西 lái
táng cáo cáo shí èr tān
rén yán dào lái nán
zhǎng hèn rén xīn shuǐ
děng xián píng lán
xiá cāng cāng yān shí
qīng yuán zài zuì gāo zhī
chóu rén cháng duàn
yóu lái shì shēng bēi
shān shàng céng céng táo huā
yún jiān yān huǒ shì rén jiā
yín chuàn jīn chāi lái shuǐ
zhǎng dāo duǎn sh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竹枝词九首注释

【滟滪堆】澦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十六君远行,瞿塘灧澦堆。”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灩澦堆,周回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谚曰:‘灩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絶;灩澦大如龟,瞿塘不可窥;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触。’”唐杜甫《所思》诗:“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灧澦堆。”【滟滪堆】澦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十六君远行,瞿塘灧澦堆。”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灩澦堆,周回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谚曰:‘灩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絶;灩澦大如龟,瞿塘不可窥;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触。’”唐杜甫《所思》诗:“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灧澦堆。”【万里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禕聘吴,诸葛祖之。禕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万里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禕聘吴,诸葛祖之。禕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日出三竿】三竿”。《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刘禹锡《竹枝词》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橈。”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餉迟。”元王燧《台城路·题<楚江春晓>》词:“长天带水,正日出三竿,客船犹艤。”《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功课。”【日出三竿】三竿”。《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刘禹锡《竹枝词》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橈。”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餉迟。”元王燧《台城路·题<楚江春晓>》词:“长天带水,正日出三竿,客船犹艤。”《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功课。”【永安宫】东汉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献帝﹞迁皇太后於永安宫。”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宫殿名。三国时刘备所建,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在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逕南乡峡,东逕永安宫南,刘备终於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永安宫】东汉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献帝﹞迁皇太后於永安宫。”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宫殿名。三国时刘备所建,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在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逕南乡峡,东逕永安宫南,刘备终於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展开
【滟滪堆】澦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十六君远行,瞿塘灧澦堆。”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灩澦堆,周回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谚曰:‘灩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絶;灩澦大如龟,瞿塘不可窥;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触。’”唐杜甫《所思》诗:“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灧澦堆。”【滟滪堆】澦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十六君远行,瞿塘灧澦堆。”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灩澦堆,周回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谚曰:‘灩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絶;灩澦大如龟,瞿塘不可窥;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触。’”唐杜甫《所思》诗:“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灧澦堆。”【万里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禕聘吴,诸葛祖之。禕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万里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禕聘吴,诸葛祖之。禕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日出三竿】三竿”。《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刘禹锡《竹枝词》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橈。”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餉迟。”元王燧《台城路·题<楚江春晓>》词:“长天带水,正日出三竿,客船犹艤。”《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功课。”【日出三竿】三竿”。《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刘禹锡《竹枝词》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橈。”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餉迟。”元王燧《台城路·题<楚江春晓>》词:“长天带水,正日出三竿,客船犹艤。”《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功课。”【永安宫】东汉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献帝﹞迁皇太后於永安宫。”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宫殿名。三国时刘备所建,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在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逕南乡峡,东逕永安宫南,刘备终於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永安宫】东汉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献帝﹞迁皇太后於永安宫。”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宫殿名。三国时刘备所建,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在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逕南乡峡,东逕永安宫南,刘备终於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折叠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76453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