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褰玳瑁钩
出自唐朝刘辟的《登楼望月二首》-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
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
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
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
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
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
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
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
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
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
未得金波转,俄成玉箸流。
不堪三五夕,夫婿在边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个高楼之上欣赏圆月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月光在白墙素波中的映照、丹桂花香拂过飞檐,以及从高处俯瞰城市和万物生长等景象,表达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在诗人的想象中,窗下有梧桐树的倒影,槛前有乌鹊的啼声,这些细节加强了整个场景的生动性。 诗人还通过逸兴和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引用了历史上刘琨和庾亮的名字,表达了他们对文学和诗歌的喜爱。此外,诗人还提到游人不要登高观赏,因为远离故乡会引起思乡之情。 最后,诗人写到自己的感情纠葛和家庭困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愁绪。他们倚着窗户思考着未来,但金波转不来,只能眺望月色,心情渺渺而悠悠。
- 背诵
-
登楼望月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个高楼之上欣赏圆月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月光在白墙素波中的映照、丹桂花香拂过飞檐,以及从高处俯瞰城市和万…展开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个高楼之上欣赏圆月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月光在白墙素波中的映照、丹桂花香拂过飞檐,以及从高处俯瞰城市和万物生长等景象,表达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在诗人的想象中,窗下有梧桐树的倒影,槛前有乌鹊的啼声,这些细节加强了整个场景的生动性。 诗人还通过逸兴和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引用了历史上刘琨和庾亮的名字,表达了他们对文学和诗歌的喜爱。此外,诗人还提到游人不要登高观赏,因为远离故乡会引起思乡之情。 最后,诗人写到自己的感情纠葛和家庭困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愁绪。他们倚着窗户思考着未来,但金波转不来,只能眺望月色,心情渺渺而悠悠。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70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