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了得未如僧
出自唐朝司空图的《偶书五首》-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
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
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
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
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
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
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经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情感,但并没有像僧侣一样能够放下情感而达到超脱的境界。他在客居高楼时,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但也感到了无奈和憎恶。诗人认为自己像荷花一样,能够顶住风浪,向上抽红蕊,表现出了自己坚韧不拔的丹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渡过了一些难关。但他也意识到命运很重要,因为有时候即使很努力,也可能会被阻挡。诗人的故乡上谷虽然美丽,但他也深知那里的情感是没法自由流动的,所以他很珍惜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并化作更好的自己。最后,诗人在黄河边看到杨柳,明白官船不容易通过,因此提醒读者也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 背诵
-
偶书五首注释
【不关风】,漏风。菡子《万妞》:“这时老演员却和她的儿子一本正经地对唱着,从不关风的牙缝里漏出音来。”…展开【不关风】,漏风。菡子《万妞》:“这时老演员却和她的儿子一本正经地对唱着,从不关风的牙缝里漏出音来。”折叠偶书五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经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情感,但并没有像僧侣一样能够放下情感而达到超脱的境界。他在客居高…展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经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情感,但并没有像僧侣一样能够放下情感而达到超脱的境界。他在客居高楼时,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但也感到了无奈和憎恶。诗人认为自己像荷花一样,能够顶住风浪,向上抽红蕊,表现出了自己坚韧不拔的丹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渡过了一些难关。但他也意识到命运很重要,因为有时候即使很努力,也可能会被阻挡。诗人的故乡上谷虽然美丽,但他也深知那里的情感是没法自由流动的,所以他很珍惜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并化作更好的自己。最后,诗人在黄河边看到杨柳,明白官船不容易通过,因此提醒读者也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折叠 -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66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