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楼带日闲

出自唐朝薛能的《送友人出塞
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
春草临岐断,边楼带日闲
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
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
送友人出塞拼音解读
guān dào
kuàng chū guān
chūn cǎo lín duàn
biān lóu dài xián
rén guī qióng zhàng wài
niǎo luàn fèi yíng jiān
kān chóu xiǎng
shuāng qián zuò h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唐代诗人崔护所作的《榆关》。诗歌描绘了在榆关边境地带旅行时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是说榆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边关,它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不能通过榆关就无法进入中原,更何况从榆关出去。 第二句“春草临岐断,边楼带日闲”,描述了春天长草已经将路堵住了,边境的烽火台也没有被点燃,显得异常安静和平静。 第三句“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指的是军队撤退后,营地变得空荡荡的,只有鸟儿在乱飞,形容战争的残酷和荒凉。 最后一句“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思念和怀念,同时也表示对未来的期望和意愿。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友人出塞诗意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崔护所作的《榆关》。诗歌描绘了在榆关边境地带旅行时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是说榆关…展开
这是唐代诗人崔护所作的《榆关》。诗歌描绘了在榆关边境地带旅行时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是说榆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边关,它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不能通过榆关就无法进入中原,更何况从榆关出去。 第二句“春草临岐断,边楼带日闲”,描述了春天长草已经将路堵住了,边境的烽火台也没有被点燃,显得异常安静和平静。 第三句“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指的是军队撤退后,营地变得空荡荡的,只有鸟儿在乱飞,形容战争的残酷和荒凉。 最后一句“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思念和怀念,同时也表示对未来的期望和意愿。折叠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 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 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6362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