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穿不见蓬莱岛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海漫漫-戒求仙也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海漫漫-戒求仙也拼音解读
hǎi màn màn
zhí xià bàng biān
yún tāo yān làng zuì shēn chù
rén chuán zhōng yǒu sān shén shān
shān shàng duō shēng yào
zhī huà wéi tiān xiān
qín huáng hàn xìn
fāng shì nián nián cǎi yào
péng lái jīn dàn wén míng
yān shuǐ máng máng chù
hǎi màn màn
fēng hào hào
yǎn chuān 穿 jiàn péng lái dǎo
jiàn péng lái gǎn guī
tóng nán guàn zhōu zhōng lǎo
wén chéng duō kuáng dàn
shàng yuán tài dǎo
jūn kàn shān dǐng shàng mào líng tóu
jìng bēi fēng chuī màn cǎo
kuàng xuán yuán shèng qiān yán
yán yào
yán xiān
yán bái shēng qīng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海漫漫-戒求仙也注释

【玄元圣祖】唐白居易《海漫漫》诗:“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昇青天。”参见“玄元皇帝”。【五千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唐白居易《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老聃作五千言,释迦有恒河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不死药】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史记·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唐李白《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驪山隈。尚採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三神山】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宋晁补之《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感怀》:“上书自去千牛卫,掛席欲过三神山。”程善之《春日杂感》诗:“风引三神山,蓬莱竟谁是?”漢…展开
【玄元圣祖】唐白居易《海漫漫》诗:“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昇青天。”参见“玄元皇帝”。【五千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唐白居易《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老聃作五千言,释迦有恒河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不死药】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史记·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唐李白《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驪山隈。尚採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三神山】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宋晁补之《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感怀》:“上书自去千牛卫,掛席欲过三神山。”程善之《春日杂感》诗:“风引三神山,蓬莱竟谁是?”漢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6256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