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渐起

出自唐朝李世民的《度秋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度秋拼音解读
xià zuó liú huī
qiū jiàn jīn guǐ
é méi xiù chū chū
dòng tíng jiàn
guì bái yōu yán
huáng kāi
yùn liú fāng tàn
hán háo shǔ w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嵋,《英华》作“眉”。渐,活字本作“惭”,误。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幻和自然景观的美感。第一句“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表示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天已经来临;第二句“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色,峨眉山开始逐渐露出山峰,洞庭湖也开始波涛汹涌。 第三句“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则是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桂花和菊花在幽深的山岩上和灞涘河畔盛开,给人一种深秋的清新与寂静之感。 最后一句“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则表达了对于自然万物运行的惊叹和对微小事物的关注,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度秋注释

⑴嵋,《英华》作“眉”。⑵渐,活字本作“惭”,误。⑶斒,《英华》、活字本均作“涘”。…展开
⑴嵋,《英华》作“眉”。⑵渐,活字本作“惭”,误。⑶斒,《英华》、活字本均作“涘”。 折叠

相关赏析

度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幻和自然景观的美感。第一句“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表示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天已经来临;第二句“峨嵋岫初…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幻和自然景观的美感。第一句“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表示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天已经来临;第二句“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色,峨眉山开始逐渐露出山峰,洞庭湖也开始波涛汹涌。 第三句“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则是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桂花和菊花在幽深的山岩上和灞涘河畔盛开,给人一种深秋的清新与寂静之感。 最后一句“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则表达了对于自然万物运行的惊叹和对微小事物的关注,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李世民(598─649),世称唐太宗,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树,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505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