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须直流

出自唐朝孟郊的《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拼音解读
sōng kěn qiū
xìng róu
dēng shān zhèng
yǐn shuǐ zhí liú
qiàn shū xìn
suǒ yún zuò qiú
xiān cūn dào yuǎn
wǎng zhāo jiāo y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登山时的心境和对仙境的向往。 第一句“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是在用景物来比喻人的坚强意志和刚毅品性,不愿随波逐流、屈从于命运变幻之中。 第二句“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则是讲求做事情要按规矩来,不可抄近路、取巧或走捷径,必须遵守正道,注重过程和方法。 第三句“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是在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倩鹤和飘逸的云彩都是仙境的象征,在此可以理解为诗人渴望进入仙境、与仙子相遇。而“附书信”和“作衣裘”则是一种动情感慨的描写。 最后两句“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则是说即使仙境远离自己,也不能放弃追求和尝试,要勇敢地前行,向往不断,以便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拓自己的人生舞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登山时的心境和对仙境的向往。 第一句“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是在用景物来比喻人的坚强意志和刚毅…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登山时的心境和对仙境的向往。 第一句“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是在用景物来比喻人的坚强意志和刚毅品性,不愿随波逐流、屈从于命运变幻之中。 第二句“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则是讲求做事情要按规矩来,不可抄近路、取巧或走捷径,必须遵守正道,注重过程和方法。 第三句“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是在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倩鹤和飘逸的云彩都是仙境的象征,在此可以理解为诗人渴望进入仙境、与仙子相遇。而“附书信”和“作衣裘”则是一种动情感慨的描写。 最后两句“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则是说即使仙境远离自己,也不能放弃追求和尝试,要勇敢地前行,向往不断,以便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拓自己的人生舞台。折叠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后两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五十岁时任溧阳县尉,由于抱负不得施展,便放迹山林间,吟诗度日,以致公务多废,县令便另委他人代行职务,并把他的俸禄减去一半,不久辞官回家。后经河南尹郑余庆的推荐,出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晚年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聘他往兴元府任参军,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391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