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深转苦坐自摧

出自唐朝吕温的《上官昭容书楼歌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歌阑舞罢闲无事,纵恣优游弄文字。
玉楼宝架中天居,缄奇秘异万卷馀。
水精编帙绿钿轴,云母捣纸黄金书。
风吹花露清旭时,绮窗高挂红绡帷。
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
吟披啸卷终无已,皎皎渊机破研理。
词萦彩翰紫鸾回,思耿寥天碧云起。
碧云起,心悠哉,境深转苦坐自摧
金梯珠履声一断,瑶阶日夜生青苔。
青苔秘空关,曾比群玉山。
神仙杳何许,遗逸满人间。
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
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上官昭容书楼歌拼音解读
hàn jiā jié táng zhāo róng
gōng shī néng qiān zǎi tóng
yán cái shì tiān zhēn
zhàng shèng rén
lán xián shì
zòng yōu yóu nòng wén
lóu bǎo jià zhōng tiān
jiān wàn juàn
shuǐ jīng biān zhì 绿 diàn zhóu
yún dǎo zhǐ huáng jīn shū
fēng chuī huā qīng shí
chuāng gāo guà hóng xiāo wéi
xiāng náng shèng yān xiù jié luò
cuì àn qīng liú
yín xiào juàn zhōng
jiǎo jiǎo yuān yán
yíng cǎi hàn luán huí
gěng liáo tiān yún
yún
xīn yōu zāi
jìng shēn zhuǎn zuò cuī
jīn zhū shēng duàn
yáo jiē shēng qīng tái
qīng tái kōng guān
céng qún shān
shén xiān yǎo
mǎn rén jiān
jūn jiàn luò yáng nán shì mài shū
yǒu rén mǎi yán shén
zhǐ shàng xiāng duō chéng
zhāo róng chù yóu fèn míng
lìng rén chóu chàng nán wéi q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汉武帝时期的婕妤和唐玄宗时期的昭容。她们都是才女,能够写出千古绝世的诗文。在诗中,作者描述了她们的才华与生活状态,如闲暇时兴致勃发,纵情于文字之中,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才华胜过男子;同时也表达了她们在男尊女卑社会中的局限和不易,比如她们的作品易被虫蛀、易逝等等。整首诗以“碧云起”四个字为转折点,描述了才女思想的苦恼和内心的彷徨,最后通过“青苔秘空关”一句展现了她们留下的文学遗产,超越了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上官昭容书楼歌注释

【群玉山】【说为西王母所居处。《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羣玉之山。”按,《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晋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羣玉之山’。”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展开
【群玉山】【说为西王母所居处。《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羣玉之山。”按,《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晋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羣玉之山’。”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折叠

上官昭容书楼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汉武帝时期的婕妤和唐玄宗时期的昭容。她们都是才女,能够写出千古绝世的诗文。在诗…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汉武帝时期的婕妤和唐玄宗时期的昭容。她们都是才女,能够写出千古绝世的诗文。在诗中,作者描述了她们的才华与生活状态,如闲暇时兴致勃发,纵情于文字之中,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才华胜过男子;同时也表达了她们在男尊女卑社会中的局限和不易,比如她们的作品易被虫蛀、易逝等等。整首诗以“碧云起”四个字为转折点,描述了才女思想的苦恼和内心的彷徨,最后通过“青苔秘空关”一句展现了她们留下的文学遗产,超越了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折叠

作者介绍

吕温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3460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