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早蝉才发响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首先,第一句“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描绘了天气交替,金色的阳光和红色的火焰相互辉映,但又被飞雨所淋湿,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氛围。这里的“萧萧飞雨”可以引起人们对秋季凉爽、草木凋零的联想。 接着,第二句“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纨扇、纱灯都是诗人离别前常用的物品,他在清早看着纨扇,感到柔情渐消;而到了夜晚,点燃的纱灯则让他感到时间的漫长。 第三句“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暗示了时间的匆忙,让诗人感到惆怅。早蝉的鸣叫声刚刚响起,就会很快离去;而庭院中原本繁盛的草木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生机。 最后一句“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拥有的荣华富贵的追忆,以及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忧虑。
- 背诵
-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首先,第一句“金火交争正…展开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首先,第一句“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描绘了天气交替,金色的阳光和红色的火焰相互辉映,但又被飞雨所淋湿,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氛围。这里的“萧萧飞雨”可以引起人们对秋季凉爽、草木凋零的联想。 接着,第二句“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纨扇、纱灯都是诗人离别前常用的物品,他在清早看着纨扇,感到柔情渐消;而到了夜晚,点燃的纱灯则让他感到时间的漫长。 第三句“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暗示了时间的匆忙,让诗人感到惆怅。早蝉的鸣叫声刚刚响起,就会很快离去;而庭院中原本繁盛的草木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生机。 最后一句“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拥有的荣华富贵的追忆,以及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忧虑。折叠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3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