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含天籁清商乐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
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园依旧看嵩山。
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
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经历过十年的贬谪之苦,但现在得到了新的恩光和重用。他建议自己可以穿上朝服去游览洛浦,仍然可以欣赏到嵩山的美景。他听着竹林里悠扬的天籁清商乐,看着庭院中碧玉环绕的水池,感叹自己功成名就后可退隐于此,暂时享受闲逸自在。整首诗意境优美、抒发出人生阅历与感受,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富有闲情雅趣的向往。
- 背诵
-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注释
【清商乐】古代汉族的民间音乐,如汉相和歌。包括平调、清调、瑟调(即宫调、商调、角调)的歌曲,因称清商三调。晋朝播迁,声伎分散,其在南朝发展为江南吴歌、荆楚西声。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收集中原旧曲及吴歌、西声,总称为《清商乐》,以别于雅乐、胡乐。隋改称清乐,设清商署掌管其事。唐武宗时有六十三曲,唐末仅存四十四曲。…展开【清商乐】古代汉族的民间音乐,如汉相和歌。包括平调、清调、瑟调(即宫调、商调、角调)的歌曲,因称清商三调。晋朝播迁,声伎分散,其在南朝发展为江南吴歌、荆楚西声。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收集中原旧曲及吴歌、西声,总称为《清商乐》,以别于雅乐、胡乐。隋改称清乐,设清商署掌管其事。唐武宗时有六十三曲,唐末仅存四十四曲。折叠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诗意赏析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2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