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待寒梅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变化和人们对爱情与美丽的追求。诗中提到了蜀国的花开已经结束,而越桃却在此时盛开。描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可以欣赏越桃花香,但不必担心离别或其他忧虑。作者并表达了对佳人的称赞和对寒梅的轻视,因为佳人是如此美丽,所以没有必要等待寒梅才能吟咏。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心境舒畅、豁达洒脱的态度。
- 背诵
-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诗意赏析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2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