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顺松作客归
出自宋朝姜夔的《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今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江南地区游历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美人台,但现在已经空无一人;残雪未融,青草枯死,没有麋鹿穿过;黄帽传呼唤不醒任何人,投稿也像冰流一样细小。但是,诗人仍然沿着江南岸边航行,看到了春风和客灯。在长桥寂寞的春夜里,只有诗人一人驾船回家,看到了笠泽上的雁影微微,玉峰护在云衣之下,以及鹅黄色的柳条和环玦随波等美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少行役,裁制出一件美丽的春衫。
- 背诵
-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注释
-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诗意赏析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杨万里称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