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娇憨意难取
出自唐朝陈羽的《古意》-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
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
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
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
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
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
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
雕盘酒器常不干,晓入中厨妾先起。
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
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著尽黄金缕。
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
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
妾年四十丝满头,郎年五十封公侯。
男儿全盛日忘旧,银床羽帐空飕飗。
庭花红遍蝴蝶飞,看郎佩玉下朝时。
归来略略不相顾,却令侍婢生光辉。
郎恨妇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
看郎强健能几时,年过六十还枯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女子的一生,她在十三岁时开始学习绣花,嫁时穿着华美的红色衣裳,与一个19岁的男子结为夫妻,后者成为一位官员,享受着豪华的生活。然而,时间过去了,女子逐渐衰老,感到寂寞和心酸,而她的丈夫也对妇女易于衰老感到不满。最后,女子四十余岁,男子五十多岁,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淡薄,侍女则成为了他们的新焦点。整首诗通过描写女子的人生起伏,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容颜易逝的悲惨命运,以及男性压迫女性的不公现象。
- 背诵
-
古意注释
【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黄金缕】恋花》的别称。宋何薳《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才仲爱其词,因询曲名。云是《黄金缕》。”清陈廷敬等《词谱·蝶恋花》:“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展开【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黄金缕】恋花》的别称。宋何薳《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才仲爱其词,因询曲名。云是《黄金缕》。”清陈廷敬等《词谱·蝶恋花》:“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折叠古意诗意赏析
-
陈羽
陈羽[唐](约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以第,二人登进士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后仕历东宫卫佐。羽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2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