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绿树猿猱悲
出自唐朝韩愈的《岣嵝山》-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洏。
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岣嵝山尖发现神禹碑的情景。神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治理洪水功绩卓著。碑上刻有神禹的字迹,用青石制成,形态奇特,显得非常珍贵。此外,诗人也描述了自己身处环境,科斗和薤草倒披,象征着独特的仙人风范。在观看神禹碑时,诗人感到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但是,由于碑文的重要性和道士的纯粹性,任何鬼怪都不能窥探这个秘密。最后,诗人无法找到类似的碑文,只能寻求树林中悲鸣猿猴的陪伴。整首诗凭借诗人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背诵
-
岣嵝山注释
【鸾飘凤泊】书法笔势之妙。唐韩愈《岣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飘凤泊拏虎螭。”宋杨万里《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诗:“独遗无邪四个字,鸞飘凤泊蟠银钩。”2.比喻飘泊无定所或夫妻、情侣离散天各一方。清王士禛《游摄山记》:“鸞飘凤泊,想见岣嶁石廪之奇。”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茝香校书》:“鸞飘凤泊寻常事,一堕迷楼最可怜。”清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词:“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鸞飘凤泊,情怀何似?”【神禹碑】。即禹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后人附会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故名。唐韩愈《岣嵝山》诗:“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摹奇。”参见“禹碑”。典…展开【鸾飘凤泊】书法笔势之妙。唐韩愈《岣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飘凤泊拏虎螭。”宋杨万里《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诗:“独遗无邪四个字,鸞飘凤泊蟠银钩。”2.比喻飘泊无定所或夫妻、情侣离散天各一方。清王士禛《游摄山记》:“鸞飘凤泊,想见岣嶁石廪之奇。”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茝香校书》:“鸞飘凤泊寻常事,一堕迷楼最可怜。”清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词:“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鸞飘凤泊,情怀何似?”【神禹碑】。即禹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后人附会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故名。唐韩愈《岣嵝山》诗:“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摹奇。”参见“禹碑”。典折叠岣嵝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岣嵝山尖发现神禹碑的情景。神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治理洪水功绩卓著。碑上刻有神禹的字迹,用青…展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岣嵝山尖发现神禹碑的情景。神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治理洪水功绩卓著。碑上刻有神禹的字迹,用青石制成,形态奇特,显得非常珍贵。此外,诗人也描述了自己身处环境,科斗和薤草倒披,象征着独特的仙人风范。在观看神禹碑时,诗人感到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但是,由于碑文的重要性和道士的纯粹性,任何鬼怪都不能窥探这个秘密。最后,诗人无法找到类似的碑文,只能寻求树林中悲鸣猿猴的陪伴。整首诗凭借诗人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折叠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51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