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歌声更窈窕
出自唐朝王建的《白纻歌二首》- 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
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
玉钗浮动秋风生。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
后庭歌声更窈窕。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珮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
年年奉君君莫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宫女在夜晚为吴王献舞的情景。她穿着新缝的白纻舞衣,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酒足夜长,月明灯光相伴,后庭歌声更加婉转动听。在宫中春日暮时,荔枝木瓜花满树,城头乌鸦已归巢,青娥弹瑟白纻舞,夜空阴霾,星光难见,但宫中火照西江依然明亮。美人醉意盈盈,堕钗遗珮满地,只愿能得到君王的赏识和喜欢,即使从回昼到宵晚上都无法入眠,也甘心情愿。最后,也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侍奉,希望永远得到君王的关注和不弃。
- 背诵
-
白纻歌二首注释
【白纻舞】于晋、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晋书·乐志下》:“《白紵舞》,案舞词有巾袍之言,紵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南朝宋鲍照《奉始兴王白紵舞曲启》:“被教作白紵舞歌辞,谨竭庸陋,裁为四曲,附启上呈。”唐王建《白紵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歌,青蛾弹瑟《白紵舞》。”汉【馆娃宫】古代吴宫名。春秋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灵岩寺即其旧址。晋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张女乐而娱羣臣。”唐李白《西施》诗:“提携馆娃宫,杳渺詎可攀!”明唐寅《江南春·次倪元镇韵》词:“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宫锁西施井。”【白纻舞】于晋、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晋书·乐志下》:“《白紵舞》,案舞词有巾袍之言,紵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南朝宋鲍照《奉始兴王白紵舞曲启》:“被教作白紵舞歌辞,谨竭庸陋,裁为四曲,附启上呈。”唐王建《白紵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歌,青蛾弹瑟《白紵舞》。”汉…展开【白纻舞】于晋、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晋书·乐志下》:“《白紵舞》,案舞词有巾袍之言,紵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南朝宋鲍照《奉始兴王白紵舞曲启》:“被教作白紵舞歌辞,谨竭庸陋,裁为四曲,附启上呈。”唐王建《白紵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歌,青蛾弹瑟《白紵舞》。”汉【馆娃宫】古代吴宫名。春秋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灵岩寺即其旧址。晋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张女乐而娱羣臣。”唐李白《西施》诗:“提携馆娃宫,杳渺詎可攀!”明唐寅《江南春·次倪元镇韵》词:“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宫锁西施井。”【白纻舞】于晋、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间舞蹈。有独舞和群舞两种。舞者穿轻纱般的白色长袖舞衣,故称。《晋书·乐志下》:“《白紵舞》,案舞词有巾袍之言,紵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南朝宋鲍照《奉始兴王白紵舞曲启》:“被教作白紵舞歌辞,谨竭庸陋,裁为四曲,附启上呈。”唐王建《白紵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歌,青蛾弹瑟《白紵舞》。”汉折叠白纻歌二首诗意赏析
-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9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