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阶菊发迟

出自唐朝李端的《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拼音解读
zuò zhī shuāng xià
kāi mén jiàn shuāi
zhuàng yīng suí
lǎo rén
fèi jǐng chóng míng zǎo
yīn jiē chí
xìng lái kōng dài
yǎn s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独自坐在屋内,感受到寒霜的降临和秋天树木凋谢的景象。他意识到时光流逝,年少壮盛的时光随着日子的推移而悄然离去,老年的日子也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期待美好的未来。诗中还描绘了一口废弃的井早已被蛴虫所占据,阴阶上的菊花也已经开放得有些迟缓。诗人心情悲凉,回忆起曾经戴过的玉佩,此时心情并不如当初在剡溪时那样欢畅愉快。这首诗道出了人生百态,唤起对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独自坐在屋内,感受到寒霜的降临和秋天树木凋谢的景象。他意识到时光流逝,年少壮盛的时光随着日子的推移而悄然…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独自坐在屋内,感受到寒霜的降临和秋天树木凋谢的景象。他意识到时光流逝,年少壮盛的时光随着日子的推移而悄然离去,老年的日子也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期待美好的未来。诗中还描绘了一口废弃的井早已被蛴虫所占据,阴阶上的菊花也已经开放得有些迟缓。诗人心情悲凉,回忆起曾经戴过的玉佩,此时心情并不如当初在剡溪时那样欢畅愉快。这首诗道出了人生百态,唤起对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937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