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在人亡处

出自唐朝顾况的《题歙山栖霞寺
明征君旧宅,陈后主题诗。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题歙山栖霞寺拼音解读
míng zhēng jūn jiù zhái
chén hòu zhǔ shī
zài rén wáng chù
shān kōng yuè mǎn shí
bǎo píng xiǎng
dào shù yǒu zhī
shì shāng
réng féng jìn shà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明征君的旧宅上陈述后主题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过去和离散的感伤。明征君已经不在人世,他的旧宅虽然还在,但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与活力。山静谧空旷,月光洒满,强化了时间的无情推移和生命的短暂性。 宝瓶无声响,意味着静谧而祥和的氛围,道树低垂的枝条则象征着福寿平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太虚、空灵的景致所产生的内心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的渴望。 尽管作为一个游客,诗人已经离开这里了,但他仍然感受到了身处异乡、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悲哀。最后一句“仍逢靳尚祠”,意味着即便是在寻找新的归属地时,我们也会不期而遇旧友或者旧地,让我们回忆并感慨过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歙山栖霞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明征君的旧宅上陈述后主题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过去和离散的感伤。明征君已经不在人世,他的旧宅虽然还在,但没有了…展开
这首诗是在明征君的旧宅上陈述后主题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过去和离散的感伤。明征君已经不在人世,他的旧宅虽然还在,但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与活力。山静谧空旷,月光洒满,强化了时间的无情推移和生命的短暂性。 宝瓶无声响,意味着静谧而祥和的氛围,道树低垂的枝条则象征着福寿平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太虚、空灵的景致所产生的内心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的渴望。 尽管作为一个游客,诗人已经离开这里了,但他仍然感受到了身处异乡、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悲哀。最后一句“仍逢靳尚祠”,意味着即便是在寻找新的归属地时,我们也会不期而遇旧友或者旧地,让我们回忆并感慨过去。折叠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而且白居易步入诗坛就是首先得到他的奖掖与提携的。有《华阳集》传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8222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