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点颐怜
出自唐朝严维的《咏孩子》- 嘉客会初筵,宜时魄再圆。
众皆含笑戏,谁不点颐怜。
绣被花堪摘,罗绷色欲妍。
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嘉宾初次相聚,举办筵席的场景。诗人认为这场宴会的时间选择得非常合适,因为此时月亮圆满,更能增加宴会气氛。 众人都非常开心,打趣嬉戏,享受着美食和美酒,谁也不愿错过这样美好的时刻。一些精致的绣被和华丽的罗绸衣裙也让人们赞叹不已。 最后,诗人提到了武城弦,可能是指音乐或器乐。他建议将之前的旧曲重新演奏,以增添更多的娱乐和欢乐。整首诗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热闹友善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团聚和共享美好时光的快乐。
- 背诵
-
咏孩子注释
【武城弦】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弦,琴瑟也。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借指礼乐教化。唐卢照邻《寄赠柳九陇》诗:“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谁能奏明主,一试武城弦。”汉…展开【武城弦】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弦,琴瑟也。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借指礼乐教化。唐卢照邻《寄赠柳九陇》诗:“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谁能奏明主,一试武城弦。”汉折叠咏孩子诗意赏析
-
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8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