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折杨柳
出自唐朝独孤及的《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 君不见官渡河两岸,三月杨柳枝。
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绿丝。
花作铅粉絮,叶成翠羽帐。
此时送远人,怅望春水上。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夹郎木兰舟,送郎千里行。
郎把紫泥书,东征觐庭闱。
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
双凤并两翅,将雏东南飞。
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
莫贪扬州好,客行剩淹留。
郎到官渡头,春阑已应久。
殷勤道远别,为谢大堤柳。
攀条倘相忆,五里一回首。
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远行者的离别。在官渡河两岸,三月的杨柳枝摇曳生姿,千条万条杨柳的颜色竞相争艳比美。花朵像铅粉般绽放,叶子则成为翠羽帐,营造出一幅美丽而柔和的春日画面。此时,有人要离去,眺望着春水上的景色,感到怅然若失。送别者依依不舍,折下几根杨柳枝,坐在木兰舟上,送别离开的旅客前往东南方。郎人脱下貂襜褕,穿上五彩衣,扮成鹤凰,将小鸟崽飞往远方。顺风驶船,几日后到达扬州。但是远客总是不停留,即使扬州再好,也不能满足客行的渴望。最后,当他回到官渡头时,已是春阑尽头,殷勤告别,并向大堤柳道谢。攀上一枝柳条,回头看望旧地,五里路上只能回顾一次。明年春天,当柳枝又变成黄色时,问问前来旅行的郎人已经回家了吗?这首诗充满了离别的感情和对短暂的美丽春天的珍视。
- 背诵
-
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注释
【紫泥书】指皇帝诏书。南朝梁刘孝威《半渡溪》诗:“制赐文犀节,驛报紫泥书。”唐白居易《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书。”参见“紫泥”。漢【五彩衣】五色彩衣。亦特指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娱亲所穿的彩衣。宋苏舜钦《老莱子》诗:“颯然双鬢白,尚服五綵衣。”参见“老莱衣”。【折杨柳】1.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2.词牌名。即《杨柳枝》。…展开【紫泥书】指皇帝诏书。南朝梁刘孝威《半渡溪》诗:“制赐文犀节,驛报紫泥书。”唐白居易《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书。”参见“紫泥”。漢【五彩衣】五色彩衣。亦特指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娱亲所穿的彩衣。宋苏舜钦《老莱子》诗:“颯然双鬢白,尚服五綵衣。”参见“老莱衣”。【折杨柳】1.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2.词牌名。即《杨柳枝》。折叠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远行者的离别。在官渡河两岸,三月的杨柳枝摇曳生姿,千条万条杨柳的颜色竞相争艳比美。花朵像铅粉般绽…展开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远行者的离别。在官渡河两岸,三月的杨柳枝摇曳生姿,千条万条杨柳的颜色竞相争艳比美。花朵像铅粉般绽放,叶子则成为翠羽帐,营造出一幅美丽而柔和的春日画面。此时,有人要离去,眺望着春水上的景色,感到怅然若失。送别者依依不舍,折下几根杨柳枝,坐在木兰舟上,送别离开的旅客前往东南方。郎人脱下貂襜褕,穿上五彩衣,扮成鹤凰,将小鸟崽飞往远方。顺风驶船,几日后到达扬州。但是远客总是不停留,即使扬州再好,也不能满足客行的渴望。最后,当他回到官渡头时,已是春阑尽头,殷勤告别,并向大堤柳道谢。攀上一枝柳条,回头看望旧地,五里路上只能回顾一次。明年春天,当柳枝又变成黄色时,问问前来旅行的郎人已经回家了吗?这首诗充满了离别的感情和对短暂的美丽春天的珍视。折叠 -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7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