澒洞吞百谷
出自唐朝独孤及的《观海》- 北登渤澥岛,回首秦东门。
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
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
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
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
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
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北登渤澥岛的美景和历史传说。在诗中,作者回首秦东门,表明他站在海边往返于现实世界和历史间。他赞叹造物主的功绩,尊敬凿此天池源的人。天池是指海洋,澒洞是指深水洞。周流无四垠说明海洋辽阔广袤。作者观照远方,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意味着在海天一线上可以看到宇宙的壮阔景象。在海洋里,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扶桑是指日出的地方,说明作者站在海面上直接看到太阳从海平面升起。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蓬莱山是道家仙境,金台则是神话中的仙山。秦帝曾经来此登临,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这里是指历史传说中的故事。徐福羡门徒空言,指的是徐福在西汉时期曾经乘船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到达渤海之后没有继续前行,被认为是错失了机会。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指的是石桥是古代航行时的重要驿站,这里留下了潮水侵蚀的千年痕迹。整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北登渤澥岛上所看到的美景和历史传说,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表现,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对自然和历史的探索和留恋。
- 背诵
-
观海注释
观海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登渤澥岛的美景和历史传说。在诗中,作者回首秦东门,表明他站在海边往返于现实世界和历史间。他赞叹造物主的功绩…展开这首诗描绘了北登渤澥岛的美景和历史传说。在诗中,作者回首秦东门,表明他站在海边往返于现实世界和历史间。他赞叹造物主的功绩,尊敬凿此天池源的人。天池是指海洋,澒洞是指深水洞。周流无四垠说明海洋辽阔广袤。作者观照远方,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意味着在海天一线上可以看到宇宙的壮阔景象。在海洋里,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扶桑是指日出的地方,说明作者站在海面上直接看到太阳从海平面升起。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蓬莱山是道家仙境,金台则是神话中的仙山。秦帝曾经来此登临,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这里是指历史传说中的故事。徐福羡门徒空言,指的是徐福在西汉时期曾经乘船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到达渤海之后没有继续前行,被认为是错失了机会。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指的是石桥是古代航行时的重要驿站,这里留下了潮水侵蚀的千年痕迹。整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北登渤澥岛上所看到的美景和历史传说,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表现,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对自然和历史的探索和留恋。折叠 -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7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