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青云器

出自唐朝独孤及的《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少读黄帝书,肯不笑机事。
意犹负深衷,未免名迹累。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
甘为风波人,岂复江海意。
担簦平台下,是日饮羁思。
逢君道寸心,暂喜一交臂。
绪言未及竟,离念已复至。
甯陵望南丘,云雨成两地。
途殊迹方间,河广流且驶。
暮帆望不及,览赠心欲醉。
爱君如金锡,昆弟皆茂异。
奕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君子道未长,深藏青云器
巨鳞有纵时,今日不足议。
唯当加餐饭,好我袖中字。
别离动经年,莫道分首易。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拼音解读
shǎo huáng shū
kěn xiào shì
yóu shēn zhōng
wèi miǎn míng lèi
yàn pín xué gàn
xùn bīn wáng
gān wéi fēng rén
jiāng hǎi
dān dēng píng tái xià
shì yǐn
féng jūn dào cùn xīn
zàn jiāo
yán wèi jìng
niàn zhì
níng líng wàng nán qiū
yún chéng liǎng
shū fāng jiān
guǎng 广 liú qiě shǐ
fān wàng
lǎn zèng xīn zuì
ài jūn jīn
kūn jiē mào
lián
róng yǎng néng lèi
jūn dào wèi zhǎng
shēn cáng qīng yún
lín yǒu zòng shí
jīn
wéi dāng jiā cān fàn
hǎo xiù zhōng
bié dòng jīng nián
dào fèn shǒ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和追求的一些思考和感慨。他认为自己年轻时读书不多,也不善于幽默机智,可能会拖累自己的名声;虽然希望达到宾王那样的成功,但不喜欢过于贫穷的学者生活,更愿意做一个闯荡江湖的人。 诗人在平台下喝酒,遇到一位知音,暂时感到快乐,但是早已有了离别的念头。他望向南丘,看到云雨交织成两个世界,自己的道路和知己的道路虽然分开,但岂能说易如反掌呢? 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心意融入到字里行间中,寄托于好友之手,并表达了对好友们的爱与赞美,同时也感慨君子之道深不可测,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注释

【青云器】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实秉生民秀。”李善注:“青云,言高远也。”李周翰注:“青云器,高大者也。”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仇兆鳌注:“颜延之《五君咏》‘仲容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武生粗悍,非青云器也。”清董樵《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展开
【青云器】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实秉生民秀。”李善注:“青云,言高远也。”李周翰注:“青云器,高大者也。”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仇兆鳌注:“颜延之《五君咏》‘仲容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武生粗悍,非青云器也。”清董樵《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折叠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和追求的一些思考和感慨。他认为自己年轻时读书不多,也不善于幽默机智,可能会拖累自己的名声;虽然…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和追求的一些思考和感慨。他认为自己年轻时读书不多,也不善于幽默机智,可能会拖累自己的名声;虽然希望达到宾王那样的成功,但不喜欢过于贫穷的学者生活,更愿意做一个闯荡江湖的人。 诗人在平台下喝酒,遇到一位知音,暂时感到快乐,但是早已有了离别的念头。他望向南丘,看到云雨交织成两个世界,自己的道路和知己的道路虽然分开,但岂能说易如反掌呢? 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心意融入到字里行间中,寄托于好友之手,并表达了对好友们的爱与赞美,同时也感慨君子之道深不可测,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折叠

作者介绍

独孤及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7403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