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惭羽翰

出自唐朝独孤及的《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海岸望青琐,云长天漫漫。
十年不一展,知有关山难。
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
取公咏怀诗,示我江海澜。
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
眼明遗头风,心悦忘朝餐。
大驾今返正,熊罴扈鸣銮。
公游凤凰沼,献可在笔端。
系越有长缨,封关只一丸。
冏然翔寥廓,仰望惭羽翰
嘉会不我与,相思岁云殚。
唯当袖佳句,持比青琅玕。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拼音解读
hǎi àn wàng qīng suǒ
yún zhǎng tiān màn màn
shí nián zhǎn
zhī yǒu guān shān nán
shì féng ruǎn shǐ píng
wèn zhǎng ān
gōng yǒng huái 怀 shī
shì jiāng hǎi lán
zàn ruò kuī
sēn rán máo hán
yǎn míng tóu fēng
xīn yuè wàng cháo cān
jià jīn fǎn zhèng
xióng míng luán
gōng yóu fèng huáng zhǎo
xiàn zài duān
yuè yǒu zhǎng yīng
fēng guān zhī wán
jiōng rán xiáng liáo kuò
yǎng wàng cán hàn
jiā huì
xiàng suì yún dān
wéi dāng xiù jiā
chí qīng láng g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十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但遇到了阮始平,得以有机会向他展示自己的诗文。在阮始平的鼓励下,作者写了一首关于江海澜的怀古之作,并透过窥视武库中的兵器和感受头风的刺激,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作者希望能够参加嘉会,但却未能如愿,只好将自己的佳句收藏在袖子里,期待有机会向人展示。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与历史的热爱和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注释

【青琅玕】青琅玕”。亦作“青瑯玕”。1.一种青色似珠玉的美石。是孔雀石的一种。又名绿青。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仇兆鳌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宋曾几《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诗:“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瑯玕。”清方文《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惠我瑶华篇,佐以青琅玕。”2.喻竹。唐皮日休《太湖诗·上真观》:“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宋曾几《种芭蕉》诗:“以兹阴凉叶,代彼青瑯玕。”《东城杂记·姜西溟卜居》引清姜宸英《送项霜田溶归杭州》诗:“我爱东园宅,绕池青琅玕。”汉【阮始平】书·阮咸传》:“荀勖每与论音律,自以为远不及也,疾之,出补始平太守。”后因以“阮始平”借指外放的地方官。唐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诗:“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典…展开
【青琅玕】青琅玕”。亦作“青瑯玕”。1.一种青色似珠玉的美石。是孔雀石的一种。又名绿青。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仇兆鳌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宋曾几《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诗:“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瑯玕。”清方文《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惠我瑶华篇,佐以青琅玕。”2.喻竹。唐皮日休《太湖诗·上真观》:“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宋曾几《种芭蕉》诗:“以兹阴凉叶,代彼青瑯玕。”《东城杂记·姜西溟卜居》引清姜宸英《送项霜田溶归杭州》诗:“我爱东园宅,绕池青琅玕。”汉【阮始平】书·阮咸传》:“荀勖每与论音律,自以为远不及也,疾之,出补始平太守。”后因以“阮始平”借指外放的地方官。唐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诗:“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典折叠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十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但遇到了阮始平,得以有机会向他展示自己的诗文。在阮始平的鼓励下,作者写…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十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但遇到了阮始平,得以有机会向他展示自己的诗文。在阮始平的鼓励下,作者写了一首关于江海澜的怀古之作,并透过窥视武库中的兵器和感受头风的刺激,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作者希望能够参加嘉会,但却未能如愿,只好将自己的佳句收藏在袖子里,期待有机会向人展示。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与历史的热爱和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独孤及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7390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