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黄姑渚
出自唐朝杜甫的《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
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
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
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
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
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
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
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
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离乡别亲的思念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在峡谷边的高楼上,抬头仰望,看到月亮高悬,感叹今夜与故乡相聚,虽身在万里之外,但依然心系故乡,对家乡的景物和事物都流露出无限的怀念之情。 诗人追忆故乡,黄姑渚、白帝城等地名使人们联想起巴蜀大地的秋季景色,老人喝酒病倒,坐在一旁看着诗人喝酒,回忆往事。 明月从天空中升起,将浮云遮盖,远望边塞,回忆京华,清酒在杯中动,海上风光尽收眼底,纵然不眠,也可以凝视白兔在月下奔跑,乌鸦掠过落叶般地飞过。 最后,登高远望,听音乐,欣赏舞蹈,与友人共饮,沙鸥飞翔,蚂蚁爬行,宛如时间停滞,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 背诵
-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注释
【杯中物】。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韩翃《送齐明府赴东阳》诗:“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宋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杯中之物”。《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展开【杯中物】。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韩翃《送齐明府赴东阳》诗:“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宋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杯中之物”。《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折叠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离乡别亲的思念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在峡谷边的高楼上,抬头仰望,看到月亮高悬,感叹今夜与故乡相聚,虽身…展开这首诗表达了离乡别亲的思念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在峡谷边的高楼上,抬头仰望,看到月亮高悬,感叹今夜与故乡相聚,虽身在万里之外,但依然心系故乡,对家乡的景物和事物都流露出无限的怀念之情。 诗人追忆故乡,黄姑渚、白帝城等地名使人们联想起巴蜀大地的秋季景色,老人喝酒病倒,坐在一旁看着诗人喝酒,回忆往事。 明月从天空中升起,将浮云遮盖,远望边塞,回忆京华,清酒在杯中动,海上风光尽收眼底,纵然不眠,也可以凝视白兔在月下奔跑,乌鸦掠过落叶般地飞过。 最后,登高远望,听音乐,欣赏舞蹈,与友人共饮,沙鸥飞翔,蚂蚁爬行,宛如时间停滞,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折叠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6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