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膝
出自唐朝杜甫的《写怀二首》-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
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
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
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
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
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
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夜深坐南轩,明月照我膝。
惊风翻河汉,梁栋已出日。
群生各一宿,飞动自俦匹。
吾亦驱其儿,营营为私实。
天寒行旅稀,岁暮日月疾。
荣名忽中人,世乱如虮虱。
古者三皇前,满腹志愿毕。
胡为有结绳,陷此胶与漆。
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
放神八极外,俯仰俱萧瑟。
终契如往还,得匪合仙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劳碌的生命,一位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悟。他在不同的地方行走,看到不同的景象,经历不同的境遇,但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他不以贵贱、富贫为忧,安于自己的命运,甘愿留滞,淡泊名利。他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拘束于传统礼教,享受内心的自由。他认为达士像直线一样,而小人却像弯钩;曲直之间,他并不知道。他把驱逐蛾子比喻为生活中的私欲,冷静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他感叹时间的匆忙和世事的变迁,但仍然怀揣着理想和志向,不被现实所动摇。最后,他提到超脱凡俗的境界,但他也认识到这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更高超的修为才能达到。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自然与人性的理解与感悟。
- 背诵
-
写怀二首注释
【燧人氏】中的古帝王。钻木取火的发明者。《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云燧人氏没包羲氏作乎?”唐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亦省称“燧人”。《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汉班固《白虎通·号》:“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赵朴初《滴水集·<历史博物馆>诗之二》:“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兹事事新。”典…展开【燧人氏】中的古帝王。钻木取火的发明者。《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云燧人氏没包羲氏作乎?”唐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亦省称“燧人”。《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汉班固《白虎通·号》:“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赵朴初《滴水集·<历史博物馆>诗之二》:“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兹事事新。”典折叠写怀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劳碌的生命,一位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悟。他在不同的地方行走,看到不同的景象,经历不同的境遇,但最终都会归于尘…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劳碌的生命,一位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悟。他在不同的地方行走,看到不同的景象,经历不同的境遇,但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他不以贵贱、富贫为忧,安于自己的命运,甘愿留滞,淡泊名利。他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拘束于传统礼教,享受内心的自由。他认为达士像直线一样,而小人却像弯钩;曲直之间,他并不知道。他把驱逐蛾子比喻为生活中的私欲,冷静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他感叹时间的匆忙和世事的变迁,但仍然怀揣着理想和志向,不被现实所动摇。最后,他提到超脱凡俗的境界,但他也认识到这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更高超的修为才能达到。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自然与人性的理解与感悟。折叠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