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弃礼法
出自唐朝杜甫的《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中国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他们分别在河西和河东。虽然他们分隔两地,但他们一直注视着彼此,希望能够相会。即使神仙也无法解决他们之间的困境。最后,他们得到了允许,在七夕节相遇。整个天空似乎都因此而欢欣鼓舞,甚至小蜘蛛也在庆祝这个重要时刻。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和尊重婚姻礼仪的态度,并强调了公正和英雄精神的重要性。
- 背诵
-
牵牛织女注释
【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唐杜甫《牵牛织女》诗:“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仇兆鳌注:“女子待嫁,未免忧心忡忡。”…展开【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唐杜甫《牵牛织女》诗:“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仇兆鳌注:“女子待嫁,未免忧心忡忡。”折叠牵牛织女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