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回光避锦袖
出自唐朝杜甫的《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廊庙中遇到裴施州,感叹没有再次遇到像他这样的人。在廊庙中有金钟大镛和冰壶玉衡悬挂,自从相遇后,作者感到疾病缠身,三年来一直作为客人感受着宽边的忧愁。即使如此,作者仍然欣赏历史上有智慧的统治者如尧和汉代的名臣二千石,因为他们能够理解和共享人民的痛苦。 作者曾多次寄信给裴施州,请求帮助,但由于受到北方严寒的困扰,裴施州送给作者一件青羔裘。在霜雪回光时,作者躲在锦袖中躲避,同时眼前的银钩被龙蛇所卷。最后,紫衣使者把命令带回去,作者向裴施州鞠躬致谢并告别。虽然作者已经年老失去了子孙的担忧,但他也期待着更多拥有出色才华的年轻人接替他的事业。
- 背诵
-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注释
【二千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瑯玡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宋宋□《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蜀郡太守。”…展开【二千石】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瑯玡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宋宋□《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翁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蜀郡太守。”折叠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廊庙中遇到裴施州,感叹没有再次遇到像他这样的人。在廊庙中有金钟大镛和冰壶玉衡悬挂,自从相遇后,作者感到…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廊庙中遇到裴施州,感叹没有再次遇到像他这样的人。在廊庙中有金钟大镛和冰壶玉衡悬挂,自从相遇后,作者感到疾病缠身,三年来一直作为客人感受着宽边的忧愁。即使如此,作者仍然欣赏历史上有智慧的统治者如尧和汉代的名臣二千石,因为他们能够理解和共享人民的痛苦。 作者曾多次寄信给裴施州,请求帮助,但由于受到北方严寒的困扰,裴施州送给作者一件青羔裘。在霜雪回光时,作者躲在锦袖中躲避,同时眼前的银钩被龙蛇所卷。最后,紫衣使者把命令带回去,作者向裴施州鞠躬致谢并告别。虽然作者已经年老失去了子孙的担忧,但他也期待着更多拥有出色才华的年轻人接替他的事业。折叠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