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暗不见风尘清
出自唐朝杜甫的《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
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北方在十年战争之后的状况。尽管国家和人民都期望和平,但是犬戎又开始入侵京城,导致国家陷入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无辜的百姓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作者忧虑皇帝已经对政治失去信心,而官员们也徒劳无功。他还警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嬖臣会占据显要位置,并继续推行自己的邪恶计划。最后,作者描写了一个江边老翁,他眼睛几乎看不见,无法看到清风拂过河畔。这个形象暗示了即使普通人有能力预测未来,他们也没办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 背诵
-
释闷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