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长江百丈清
出自唐朝杜甫的《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位于西南地区的绵州州府(即现在的四川成都)壮美的景色。在显庆年间,越王曾经在那里建造过宫殿。诗人描绘了孤城西北高楼的壮丽景象,瓦片和甍砖反射着阳光,使整个城市变得明亮而壮观。在楼下是清澈的百丈长江,在山头落日的余晖下闪耀着半轮明亮的光芒。虽然君王旧迹已经不复存在,但今天的人们依然欣赏着这一千年万古的美景。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绵州州府这壮丽景色的赞美,并将其视为历史文化的见证和传承。
- 背诵
-
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注释
【千秋万古】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元范梈《王氏能远楼》诗:“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夏衍《秋瑾传》第三幕第二场:“记录下来,好让千秋万古的人知道。”…展开【千秋万古】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元范梈《王氏能远楼》诗:“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夏衍《秋瑾传》第三幕第二场:“记录下来,好让千秋万古的人知道。”折叠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