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花不结实

出自唐朝杜甫的《述古三首
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
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
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
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
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
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
农人望岁稔,相率除蓬蒿。
所务谷为本,邪赢无乃劳。
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
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汉光得天下,祚永固有开。
岂惟高祖圣,功自萧曹来。
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才。
吾慕寇邓勋,济时信良哉。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
述古三首拼音解读
chì dùn zhǎng yīng
fēi wàn 姿
bēi míng lèi zhì
wéi wèn zhě shuí
fèng huáng cóng dōng lái
gāo fēi
zhú huā jié shí
niàn rěn cháo
shí jūn chén
tuī
xián rén shí dìng fèn
jìn tuì 退
shì rén zhōng
jìng zhuī dāo
zhì gāo liè huǒ shàng
āi āi jiān áo
nóng rén wàng suì rěn
xiàng chú péng hāo
suǒ wéi běn
xié yíng nǎi láo
shùn shí liù xiàng
shēn zūn dào gāo
qín shí rèn shāng yāng
lìng niú máo
hàn guāng tiān xià
zuò yǒng yǒu kāi
wéi gāo shèng
gōng xiāo cáo lái
jīng lún zhōng xìng
dài zhǎng cái
kòu dèng xūn
shí xìn liáng zāi
gěng jiǎ zōng chén
gòng péi huí
xiū yùn zhōng bǎi
huà zài yún t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系列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慨。其中,赤骥是指出色的马匹,比喻英才;凤凰象征着君主或者希望,但暗含失落和迷茫;竹花不结实则暗示良好的品性难以得到物质回报。作者认为,在古时,君臣合作可以取得绝佳的成果,而贤人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出正确的决策。市民们为了利益相互竞争,弄得不堪,农民们则团结起来除去蓬蒿杂草,以便丰收。作者怀念过去的伟人和他们的业绩,同时也欣慰于当代人才辈出。最后,他提到了耿贾和裴回等宗臣,以及图画在云台等文化艺术,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信心和热爱。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述古三首注释

【十六相】即十六族。《左传·文公十八年》:“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兇也。”晋傅玄《晋鼓吹曲·伯益》诗:“伯益佐舜禹,职掌山与川,德侔十六相,思心入无间。”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姦邪,虽虞舜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明唐顺之《廷试策》:“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展开
【十六相】即十六族。《左传·文公十八年》:“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兇也。”晋傅玄《晋鼓吹曲·伯益》诗:“伯益佐舜禹,职掌山与川,德侔十六相,思心入无间。”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姦邪,虽虞舜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明唐顺之《廷试策》:“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折叠

述古三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系列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慨。其中,赤骥是指出色的马匹,比喻英才;凤凰象征着…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系列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慨。其中,赤骥是指出色的马匹,比喻英才;凤凰象征着君主或者希望,但暗含失落和迷茫;竹花不结实则暗示良好的品性难以得到物质回报。作者认为,在古时,君臣合作可以取得绝佳的成果,而贤人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出正确的决策。市民们为了利益相互竞争,弄得不堪,农民们则团结起来除去蓬蒿杂草,以便丰收。作者怀念过去的伟人和他们的业绩,同时也欣慰于当代人才辈出。最后,他提到了耿贾和裴回等宗臣,以及图画在云台等文化艺术,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信心和热爱。折叠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518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