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遣入檐深

出自唐朝包何的《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
细雨未成霖,垂帘但觉阴。
唯看上砌湿,不遣入檐深
度隙沾霜简,因风润绮琴。
须移户外屦,檐溜夜相侵。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拼音解读
wèi chéng lín
chuí lián dàn jiào yīn
wéi kàn shàng shī 湿
qiǎn yán shēn
zhān shuāng jiǎn
yīn fēng rùn qín
wài
yán liū xiàng q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初降时的景象,如柔和的雨丝轻轻地落在墙砖上,让人感到微凉和阴暗。诗人观察到雨水只沾湿了墙头,没有深入屋檐,于是他决定将鞋子挪出来,以免被檐水淋湿。他也注意到雨水沾湿了写字台上的笔架,并因为风吹拂而润湿了琴弦。最后,他提醒自己要移动鞋子,以保护它们不被檐水侵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细致的关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初降时的景象,如柔和的雨丝轻轻地落在墙砖上,让人感到微凉和阴暗。诗人观察到雨水只沾湿了墙头,没有深入屋檐…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初降时的景象,如柔和的雨丝轻轻地落在墙砖上,让人感到微凉和阴暗。诗人观察到雨水只沾湿了墙头,没有深入屋檐,于是他决定将鞋子挪出来,以免被檐水淋湿。他也注意到雨水沾湿了写字台上的笔架,并因为风吹拂而润湿了琴弦。最后,他提醒自己要移动鞋子,以保护它们不被檐水侵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细致的关注。折叠

作者介绍

包何 包何 包何简介: 包何[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451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