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江边莺未稀
出自唐朝李嘉祐的《送郑正则汉阳迎妇》- 锦字相催鸟急飞,郎君暂脱老莱衣。
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
望夫山上花犹发,新妇江边莺未稀。
令秩和鸣真可羡,此行谁道负春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刘禹锡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第一句“锦字相催鸟急飞”意为时光匆匆,时间紧迫,如同促使鸟儿急速飞翔的缝纫线一般。第二句“郎君暂脱老莱衣”则是描述离别的对象,指目送好友离开时的场景。 接下来两句“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则是回忆曾经一同度过的时光,那时好友还在身边等待着别人为他画眉,而现在却已成为对彼此的永别。 最后两句“令秩和鸣真可羡,此行谁道负春辉”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前程的祝愿,同时也感叹了岁月流逝,人生匆匆的感慨。
- 背诵
-
送郑正则汉阳迎妇注释
【老莱衣】《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老莱衣,嘆息人间万事非。”宋梅尧臣《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老莱衣。”明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清赵翼《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老莱衣,假满还朝四牡騑。”【望夫山】多有,均属民间传说。其最著者有辽宁省兴城市西南的望夫山,相传为秦时孟姜女望夫之处,上有孟姜女庙。其他如安徽省当涂县西北、江西省德安县西北、山西省黎城县西北,湖北省阳新县西南等都有望夫山。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浊漳水》,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庆一统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发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挚之情。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泪逐江流和水汲,白龙江作望夫山。”…展开【老莱衣】《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老莱衣,嘆息人间万事非。”宋梅尧臣《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老莱衣。”明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清赵翼《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老莱衣,假满还朝四牡騑。”【望夫山】多有,均属民间传说。其最著者有辽宁省兴城市西南的望夫山,相传为秦时孟姜女望夫之处,上有孟姜女庙。其他如安徽省当涂县西北、江西省德安县西北、山西省黎城县西北,湖北省阳新县西南等都有望夫山。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浊漳水》,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庆一统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发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挚之情。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泪逐江流和水汲,白龙江作望夫山。”折叠送郑正则汉阳迎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刘禹锡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第一句“锦字相催鸟…展开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刘禹锡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第一句“锦字相催鸟急飞”意为时光匆匆,时间紧迫,如同促使鸟儿急速飞翔的缝纫线一般。第二句“郎君暂脱老莱衣”则是描述离别的对象,指目送好友离开时的场景。 接下来两句“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则是回忆曾经一同度过的时光,那时好友还在身边等待着别人为他画眉,而现在却已成为对彼此的永别。 最后两句“令秩和鸣真可羡,此行谁道负春辉”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前程的祝愿,同时也感叹了岁月流逝,人生匆匆的感慨。折叠 -
李嘉祐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4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