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纠一郡
出自唐朝韦应物的《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 三年纠一郡,独饮寒泉井。
江南铸器多铸银,罢官无物唯古鼎。
雕螭刻篆相错盘,地中岁久青苔寒。
左对苍山右流水,云有古来葛仙子。
葛仙埋之何不还,耕者鎗然得其间。
持示世人不知宝,劝君炼丹就寿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人在江南的一段经历。作者首先提到了他用三年时间来解决一个郡的纠纷,表现出他的能力和执着。然后他独自喝着寒泉井中的清水。接下来,他描述了江南铸器多采用银作为材料,但他已经放弃了官职,手中所持唯有古鼎。他再次描写了这个古鼎的形象,雕刻着螭龙和篆字,并因岁月长久而被青苔覆盖。最后,他站在山水之间,看着云中仙子葛姑娘的身影,思考着埋葬在地下的宝物——指的是他手中的古鼎。他向世人展示这个宝物,并鼓励大家通过炼制丹药延长寿命。整首诗给人一种平淡、超脱、笃定的感觉,反映了作者的清高情怀和对道家修行的追求。
- 背诵
-
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人在江南的一段经历。作者首先提到了他用三年时间来解决一个郡的纠纷,表现出他的能力和执着。然后他独自…展开这首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人在江南的一段经历。作者首先提到了他用三年时间来解决一个郡的纠纷,表现出他的能力和执着。然后他独自喝着寒泉井中的清水。接下来,他描述了江南铸器多采用银作为材料,但他已经放弃了官职,手中所持唯有古鼎。他再次描写了这个古鼎的形象,雕刻着螭龙和篆字,并因岁月长久而被青苔覆盖。最后,他站在山水之间,看着云中仙子葛姑娘的身影,思考着埋葬在地下的宝物——指的是他手中的古鼎。他向世人展示这个宝物,并鼓励大家通过炼制丹药延长寿命。整首诗给人一种平淡、超脱、笃定的感觉,反映了作者的清高情怀和对道家修行的追求。折叠 -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韦左司」的称呼。韦应物的诗,以写田园山水著名,部分作品,对安史之乱后社会乱离、民生疾苦的情况,有所反映。在艺术上,他效法陶渊明…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3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