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岂殊调
出自唐朝李白的《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诗歌。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茫茫大梦中,唯有自己能够先觉,并且在风火的轮回中不断转化,最终消除疑惑,达到精神上的升华。他觉悟到金仙妙境的存在,并和其他禅修者共同居住于青莲宫中,一起欣赏清风明月,愉快地游玩、眺望,最终永远留在这个美好的地方。整首诗表达了禅修者对内心的探索和升华,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 背诵
-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意赏析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3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