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嫁如兄夫
出自唐朝李白的《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
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
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
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
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
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
掩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
罗帏到晓恨,玉貌一生啼。
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
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
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
以比憔悴颜,空持旧物还。
馀生欲何寄,谁肯相牵攀。
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
悔倾连理杯,虚作同心结。
女萝附青松,贵欲相依投。
浮萍失绿水,教作若为流。
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
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
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被丈夫弃置的女性的悲惨遭遇。她曾经得到过婚前男友的爱和礼物,但是婚后不久就与丈夫分离。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漫长岁月里,她怀念相思、挥泪别离,孤独地生活着。她感到自己的容貌已经衰老,而新的宠妃又接踵而至。最终,她意识到丈夫已经彻底离开了她,自己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走向落寞和沉沦。 然而,尽管这位女性的遭遇十分凄凉,她依然保留着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幸福的渴望。她希望能够重新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安放。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惆怅,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歌颂。
- 背诵
-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注释
【连理杯】亦作“连理盃”。旧时结婚,新夫妇合饮之杯。喻结为夫妻或夫妇情好。晋杨方《合欢诗》之一:“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隋江总《杂曲》之三:“未眠解著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唐顾况《弃妇词》:“悔倾连理盃,虚作同心结。”明何景明《种瓠词》:“愿为连理杯,长以奉君欢。”见“连理杯”。…展开【连理杯】亦作“连理盃”。旧时结婚,新夫妇合饮之杯。喻结为夫妻或夫妇情好。晋杨方《合欢诗》之一:“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隋江总《杂曲》之三:“未眠解著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唐顾况《弃妇词》:“悔倾连理盃,虚作同心结。”明何景明《种瓠词》:“愿为连理杯,长以奉君欢。”见“连理杯”。折叠去妇词(一作顾况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被丈夫弃置的女性的悲惨遭遇。她曾经得到过婚前男友的爱和礼物,但是婚后不久就与丈夫分离。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漫…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被丈夫弃置的女性的悲惨遭遇。她曾经得到过婚前男友的爱和礼物,但是婚后不久就与丈夫分离。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漫长岁月里,她怀念相思、挥泪别离,孤独地生活着。她感到自己的容貌已经衰老,而新的宠妃又接踵而至。最终,她意识到丈夫已经彻底离开了她,自己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走向落寞和沉沦。 然而,尽管这位女性的遭遇十分凄凉,她依然保留着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幸福的渴望。她希望能够重新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安放。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惆怅,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歌颂。折叠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2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