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堪复行役
出自唐朝刘长卿的《登扬州栖灵寺塔》-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
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
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
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叫做《北塔》,描述了北方高墙挺拔的塔楼。诗中通过描绘北塔的雄伟和壮观,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表现出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的场景,说明这座塔楼的高大和磅礴。接着,诗人指出即便在千里之外,也能清晰地望见北塔亭亭矗立于楚云之外,隔不开彼此。 然后,诗人对北塔上黄金台的光辉进行了描绘,形容其瑰丽绚烂,而盘梯和夜魄则增加了诗句的神秘色彩。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北塔的向往之情,并将自己视为“青云客”,意味着他渴望飞升至仙界。 整首诗以北塔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神秘、壮阔的东西的向往,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北塔的气势恢弘。
- 背诵
-
登扬州栖灵寺塔注释
【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南。相传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臺。”钱振伦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臺,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唐李白《古风》之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臺。”清吴伟业《夜宿阜昌》诗:“草没黄金臺,犹忆昭王迎。”【青云客】1.指仕途显达的人。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寄与青云客,慎勿乖天彝。”清李渔《慎鸾交·修好》:“谁道青云客,全然忘久要。”2.指隐逸之士。唐韩愈《送惠师》诗:“日擕青云客,探胜穷崖滨。”…展开【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南。相传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臺。”钱振伦注:“《上谷郡图经》曰:‘黄金臺,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唐李白《古风》之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臺。”清吴伟业《夜宿阜昌》诗:“草没黄金臺,犹忆昭王迎。”【青云客】1.指仕途显达的人。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寄与青云客,慎勿乖天彝。”清李渔《慎鸾交·修好》:“谁道青云客,全然忘久要。”2.指隐逸之士。唐韩愈《送惠师》诗:“日擕青云客,探胜穷崖滨。”折叠登扬州栖灵寺塔诗意赏析
这首诗叫做《北塔》,描述了北方高墙挺拔的塔楼。诗中通过描绘北塔的雄伟和壮观,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表现出作者的感慨和思…展开这首诗叫做《北塔》,描述了北方高墙挺拔的塔楼。诗中通过描绘北塔的雄伟和壮观,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表现出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的场景,说明这座塔楼的高大和磅礴。接着,诗人指出即便在千里之外,也能清晰地望见北塔亭亭矗立于楚云之外,隔不开彼此。 然后,诗人对北塔上黄金台的光辉进行了描绘,形容其瑰丽绚烂,而盘梯和夜魄则增加了诗句的神秘色彩。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北塔的向往之情,并将自己视为“青云客”,意味着他渴望飞升至仙界。 整首诗以北塔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神秘、壮阔的东西的向往,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北塔的气势恢弘。折叠 -
刘长卿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诗内容较丰富,各体都…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1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