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惮苦寒行
出自唐朝刘长卿的《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乘船者在冰天雪地中漂泊旅行的情景。他乘坐一艘小舟,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他仍然兴致勃勃地前行,没有怕苦怕累的想法。到了晚上,他和同舟的人相互依偎,感受到别离的悲伤和江水退潮的萧索。江水在冰下流淌,发出沉闷的声音,而砂路则被积雪覆盖,平整洁净。诗人用“旧剑锋芒尽”来暗示自己已经老去,但也可能暗示了过去的战斗已经结束。最后一句话则是表示诗人认为赠送旧剑已经不再适合自己的现状,也许是因为剑已经失去了锋利,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等不相符。
- 背诵
-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注释
【扁舟乘兴】徽之居山阴,雪夜念及好友戴逵,即乘小船去剡溪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明高启《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访戴”。汉…展开【扁舟乘兴】徽之居山阴,雪夜念及好友戴逵,即乘小船去剡溪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明高启《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访戴”。汉折叠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诗意赏析
-
刘长卿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诗内容较丰富,各体都…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1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