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人悲越吟

出自唐朝王昌龄的《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江上闻笛拼音解读
héng yuàn jiāng yuè
biǎn zhōu chù xún
shēng zhǎng chǔ shān wài
rào guān shēn
xiàng wàn
yáo chuán xīn
liáo liáo hán
xiǎng jìn wéi yōu lín
zhī shuí jiā
zòu hán dān yīn
shuǐ jiē yōng zhào
kōng shuāng suí yíng jīn
léi wàng běi zǒu
qiān rén bēi yuè yín
dāng biān cǎo bái
jīng jiē lǒng chéng y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江畔边吹横笛,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他乘着小舟在江水上漂流,寻找着他失去的东西。他的笛声长达楚山之外,曲绕胡关深处,传递着他此夜的心情。尽管相隔万里,但悲凉的笛声却穿越了遥远的距离,回荡在荒凉的江畔。他听到了邯郸古乐再次被演奏的声音,不知道是哪个家族的后代演奏了这首乐曲。周围的水客们都在拥棹前行,但是空气中的霜却使他的衣襟满布冰凉。他的马望向北方疾驰,带走了旅人的思念和悲伤,而旅人则唏嘘着越国的离别之歌。最后,他期待着什么时候战乱结束,草地变成白色,阴影遮盖陇城,重返他的故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江上闻笛注释

【谁家子】谁,何人。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唐李贺《崇义里滞雨》诗:“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2.犹言甚等样人;甚么东西。带有轻蔑义。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唐杜甫《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宋王安石《开元行》:“一朝寄託谁家子,威福颠倒谁復理。”典…展开
【谁家子】谁,何人。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唐李贺《崇义里滞雨》诗:“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2.犹言甚等样人;甚么东西。带有轻蔑义。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唐杜甫《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宋王安石《开元行》:“一朝寄託谁家子,威福颠倒谁復理。”典折叠

江上闻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江畔边吹横笛,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他乘着小舟在江水上漂流,寻找着他失去的东西。他的笛声长达…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江畔边吹横笛,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他乘着小舟在江水上漂流,寻找着他失去的东西。他的笛声长达楚山之外,曲绕胡关深处,传递着他此夜的心情。尽管相隔万里,但悲凉的笛声却穿越了遥远的距离,回荡在荒凉的江畔。他听到了邯郸古乐再次被演奏的声音,不知道是哪个家族的后代演奏了这首乐曲。周围的水客们都在拥棹前行,但是空气中的霜却使他的衣襟满布冰凉。他的马望向北方疾驰,带走了旅人的思念和悲伤,而旅人则唏嘘着越国的离别之歌。最后,他期待着什么时候战乱结束,草地变成白色,阴影遮盖陇城,重返他的故乡。折叠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118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