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彼风雨好

出自唐朝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
春至鶬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
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逍遥阡陌上,远近无相识。
落日照秋山,千岩同一色。
网罟绕深莽,鹰鹯始轻翼。
猎马既如风,奔兽莫敢息。
驻旗沧海上,犒士吴宫侧。
楚国有夫人,性情本贞直。
鲜禽徒自致,终岁竟不食。
田家趋垄亩,当昼掩虚关。
邻里无烟火,儿童共幽闲。
桔槔悬空圃,鸡犬满桑间。
时来农事隙,采药游名山。
但言所采多,不念路险艰。
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君看西王母,千载美容颜。
平生养情性,不复计忧乐。
去家行卖畚,留滞南阳郭。
秋至黍苗黄,无人可刈获。
稚子朝未饭,把竿逐鸟雀。
忽见梁将军,乘车出宛洛。
意气轶道路,光辉满墟落。
安知负薪者,咥咥笑轻薄。
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
筑室既相邻,向田复同道。
糗糒常共饭,儿孙每更抱。
忘此耕耨劳,愧彼风雨好
蟪蛄鸣空泽,鶗鴂伤秋草。
日夕寒风来,衣裳苦不早。
梧桐荫我门,薜荔网我屋。
迢迢两夫妇,朝出暮还宿。
稼穑既自种,牛羊还自牧。
日旰懒耕锄,登高望川陆。
空山足禽兽,墟落多乔木。
白马谁家儿,联翩相驰逐。
种桑百馀树,种黍三十亩。
衣食既有馀,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饭,秋至菊花酒。
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
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
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田家杂兴八首拼音解读
chūn zhì qiāng gēng míng
báo yán xiàng tián shù
néng zuò
miǎn miǎn lín
niàn shēng sūn
fāng guǎng 广 tián
xián shí xiàng xiào
yuè hǎo shǔ
dēng xiào tái
nán wàng dòng tíng zhǔ
bǎi cǎo bèi shuāng
qiū shān xiǎng zhēn chǔ
què xiàn nián shí
zhōng qíng suǒ
zhòng rén chǐ pín jiàn
xiàng shàng gāo
qíng hào dàng
suǒ zài tián
shān shí huì míng
guī jiā zàn xián
mǎn yuán zhí kuí huò
rào shù sāng
qín què zhī xián
xiáng
suǒ yuàn zài yōu yóu
zhōu xiàn xiàng
nán shān lǎo
rán qīng
xiāo yáo qiān shàng
yuǎn jìn xiàng shí
luò zhào qiū shān
qiān yán tóng
wǎng rào shēn mǎng
yīng zhān shǐ qīng
liè fēng
bēn shòu gǎn
zhù cāng hǎi shàng
kào shì gōng
chǔ guó yǒu rén
xìng qíng běn zhēn zhí
xiān qín zhì
zhōng suì jìng shí
tián jiā lǒng
dāng zhòu yǎn guān
lín yān huǒ
ér tóng gòng yōu xián
gāo xuán kōng
quǎn mǎn sāng jiān
shí lái nóng shì
cǎi yào yóu míng shān
dàn yán suǒ cǎi duō
niàn xiǎn jiān
rén shēng yóu
wǎng pān
jūn kàn 西 wáng
qiān zǎi měi róng yán
píng shēng yǎng qíng xìng
yōu
jiā háng mài běn
liú zhì nán yáng guō
qiū zhì shǔ miáo huáng
rén huò
zhì cháo wèi fàn
gān 竿 zhú niǎo què
jiàn liáng jiāng jūn
chéng chē chū wǎn luò
dào
guāng huī mǎn luò
ān zhī xīn zhě
xiào qīng báo
chǔ shān yǒu gāo shì
liáng guó yǒu lǎo
zhù shì xiàng lín
xiàng tián tóng dào
qiǔ bèi cháng gòng fàn
ér sūn měi gèng bào
wàng gēng nòu láo
kuì fēng hǎo
huì míng kōng
guī shāng qiū cǎo
hán fēng lái
shang zǎo
tóng yīn mén
wǎng
tiáo tiáo liǎng
cháo chū hái xiǔ 宿
jià zhǒng
niú yáng hái
gàn lǎn gēng chú
dēng gāo wàng chuān
kōng shān qín shòu
luò duō qiáo
bái shuí jiā ér
lián piān xiàng chí zhú
zhǒng sāng bǎi shù
zhǒng shǔ sān shí
shí yǒu
shí shí huì qīn yǒu
xià lái fàn
qiū zhì huā jiǔ
rén féng yíng
zhì jiě zǒu
xián yuán
tuán tuán yīn liǔ
mǐng dǐng chéng guī
liáng fēng chuī yǒu
qīng qiǎn wàng hàn
áng kàn běi dòu
shù wèng yóu wèi kāi
míng cháo néng yǐn fǒ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农家的生活。诗中描绘了种田、娶妻、生子、狩猎等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幸福、自然美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感慨人生苦短,只能珍惜当下,并感叹西王母千载美貌。最后,诗人说自己要把酒留待明日再饮,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田家杂兴八首注释

【西王母】1.古国名。《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西王母在西,皆四方昬荒之国。”《淮南子·墬形训》:“西王母在流沙之濒。”2.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人。旧时以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謡。”明归有光《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世传赤松子服水玉止西王母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去。”3.鹿的别称。晋葛洪《抱朴子·登陟》:“称东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漢【菊花酒】亦作“菊华酒”。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展开
【西王母】1.古国名。《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西王母在西,皆四方昬荒之国。”《淮南子·墬形训》:“西王母在流沙之濒。”2.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人。旧时以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謡。”明归有光《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世传赤松子服水玉止西王母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去。”3.鹿的别称。晋葛洪《抱朴子·登陟》:“称东王父者,麋也;西王母者,鹿也。”漢【菊花酒】亦作“菊华酒”。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折叠

田家杂兴八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农家的生活。诗中描绘了种田、娶妻、生子、狩猎等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幸福、自然美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农家的生活。诗中描绘了种田、娶妻、生子、狩猎等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幸福、自然美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感慨人生苦短,只能珍惜当下,并感叹西王母千载美貌。最后,诗人说自己要把酒留待明日再饮,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态。折叠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有《储光羲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094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