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传心静

出自唐朝綦毋潜的《宿龙兴寺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宿龙兴寺拼音解读
xiāng shā wàng guī
sōng qīng diàn 殿 fēi
dēng míng fāng zhàng shì
zhū qiū
bái chuán xīn jìng
qīng lián wēi
tiān huā luò jìn
chù chù niǎo xián f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寺庙中迷失的人。夜晚来到香火旺盛的佛寺,却迷失了回去的方向。他看到古老的松树和殿门,闻到了熏香的味道,并进入了一间方丈室。在那里,他看到了穿着珠串比丘衣的僧侣和青莲花,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天花不断地飘落,鸟儿在寺庙周围飞翔。整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和安详的氛围,使人感到内心的放松和心灵的抚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宿龙兴寺注释

【方丈室】一丈见方之室。极言室之狭小。唐元稹《归田》诗:“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2.指寺院住持的居室。唐綦毋潜《宿龙兴寺》诗:“灯明方丈室,珠繫比丘衣。”典…展开
【方丈室】一丈见方之室。极言室之狭小。唐元稹《归田》诗:“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2.指寺院住持的居室。唐綦毋潜《宿龙兴寺》诗:“灯明方丈室,珠繫比丘衣。”典折叠

宿龙兴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寺庙中迷失的人。夜晚来到香火旺盛的佛寺,却迷失了回去的方向。他看到古老的松树和殿门,闻到了熏香的味道,…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寺庙中迷失的人。夜晚来到香火旺盛的佛寺,却迷失了回去的方向。他看到古老的松树和殿门,闻到了熏香的味道,并进入了一间方丈室。在那里,他看到了穿着珠串比丘衣的僧侣和青莲花,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天花不断地飘落,鸟儿在寺庙周围飞翔。整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和安详的氛围,使人感到内心的放松和心灵的抚慰。折叠

作者介绍

綦毋潜 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湖北西南部)人。开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一度弃官还江东,后复任宜寿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复授校书,终著作郎。晚年退隐江南。他与王维、王昌龄、李欣,储光羲等人有交游,彼此有唱和。他的诗歌常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风格清秀而峭拔。王维称赞他「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别綦…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082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