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寒草荒
出自唐朝李颀的《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人从小聪明出众,被选为童子郎,历经多次升迁,最终在洛阳任官。洛阳城内官寺林立,青槐和罗汉松树环绕四周,渌水从中央贯穿而过。他在这里听讼、应对,品行高尚,不屈服于强权,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然而岁末风雪漫天遮盖着秦川之路,离乡之后,家园早已是荒芜一片。他最终被任命为右职官员,但他并不以自己农桑出身为耻,反而以此为荣。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一生奋斗的历程以及对自己理想与信念的坚持。
- 背诵
-
送刘四注释
【十二门】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汉郑玄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贾公彦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雒阳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长安。汉【童子郎】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李贤注:“汉法,孝廉试经者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朗﹞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白云乡】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汉武帝)求白云乡也。”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宋陈师道《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展开【十二门】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汉郑玄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贾公彦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雒阳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长安。汉【童子郎】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李贤注:“汉法,孝廉试经者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朗﹞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白云乡】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汉武帝)求白云乡也。”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宋陈师道《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折叠送刘四诗意赏析
-
李颀
李颀(690─751),唐朝著名诗人。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寄居颍阳(今河南许昌附近)。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曾任新乡县尉。后离职,归隐颍阳。与王维、高适、王昌龄、崔颢、张旭等素有交往,是当时名士之一。李颀的诗内容丰富,风格洒脱豪放,善于铺叙夸饰以写人状物,音节响亮,语言流畅,气势雄壮。擅长写五古、七言歌行和七律,尤以赠别、边塞和描写音乐的诗篇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0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