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胡鹰逐塞鸟
出自唐朝崔颢的《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以北方边疆的高山和草原为背景,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一句提到高山代郡与燕国相接,雁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关口,那里的胡人居住在靠近边境的地方。第二句描述了胡鹰在广阔的边疆上追逐塞外的鸟类,以及人们乘坐代马去狩猎秋田。第三句说到山头的野火多在寒冷的天气下烧起来,而孤峰在雨中也会被湿润成为烟雾。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状态,但人们还是愿意忘却烦恼,享受美好的生活,常常去酒家喝酒、睡觉。整个诗歌运用了典型的写景手法,将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 背诵
-
雁门胡人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北方边疆的高山和草原为背景,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一句提到高山代郡与燕国相接,雁门是中国北方的…展开这首诗以北方边疆的高山和草原为背景,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一句提到高山代郡与燕国相接,雁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关口,那里的胡人居住在靠近边境的地方。第二句描述了胡鹰在广阔的边疆上追逐塞外的鸟类,以及人们乘坐代马去狩猎秋田。第三句说到山头的野火多在寒冷的天气下烧起来,而孤峰在雨中也会被湿润成为烟雾。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状态,但人们还是愿意忘却烦恼,享受美好的生活,常常去酒家喝酒、睡觉。整个诗歌运用了典型的写景手法,将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折叠 -
崔颢
崔颢(704?─754),唐朝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0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