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剑阁山将动

出自唐朝王泠然的《
林狖欺童子,山精试老僧。
(《山寺》)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咏八阵图送人)官微思倚玉,文浅怯投珠。
(《赠张公子协律》)
句拼音解读
lín yòu tóng
shān jīng shì lǎo sēng
shān chén bīng jiàn shān jiāng dòng
yǐn zhū jiāng shuǐ liú
yǒng zhèn sòng rén guān wēi
wén qiǎn qiè tóu zhū
zèng zhāng gōng xi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1.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意思是林中的猿猴欺负孩子,山中的精怪试探老僧,描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互动。这里可能暗示人世间也存在类似的欺凌和试探行为。 2.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描述了八阵图所在地兵马俑阵启动时引起的景象,陈兵剑阁山都在摇晃,但珠江水却因为八阵图的神力而停止了流动。此诗描绘了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氛围,寄托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3.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张公子协律》中的一部分,形容了官微的心境:渴望依靠权贵(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但又因为自己文化知识不深厚(文浅),而感到自卑和羞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阶层不平等和文化教育缺乏的不满与忧虑。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句注释

【八阵图】的一种阵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於鱼腹平沙之下,纍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唐杜甫《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遗址传说不一:(1)《水经注·沔水》谓在陕西沔县东南诸葛亮墓东。(2)《水经注·江水》、《太平寰宇记》谓在四川奉节县南江边。(3)《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谓在四川新都县北三十里牟弥镇。后以比喻巧妙难测的谋略。明王錂《春芜记·诉怨》:“纵是那八阵图怎施灵异,六出计漫夸奇诡。俺呵,到如今一诺敢辞也。”克非《春潮急》四:“只要你的八阵图摆的高明,还怕他不闹个焦头烂额,而后一步一步地走进圈圈吗?”…展开
【八阵图】的一种阵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於鱼腹平沙之下,纍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唐杜甫《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遗址传说不一:(1)《水经注·沔水》谓在陕西沔县东南诸葛亮墓东。(2)《水经注·江水》、《太平寰宇记》谓在四川奉节县南江边。(3)《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谓在四川新都县北三十里牟弥镇。后以比喻巧妙难测的谋略。明王錂《春芜记·诉怨》:“纵是那八阵图怎施灵异,六出计漫夸奇诡。俺呵,到如今一诺敢辞也。”克非《春潮急》四:“只要你的八阵图摆的高明,还怕他不闹个焦头烂额,而后一步一步地走进圈圈吗?”折叠

句诗意赏析

1.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意思是林中的猿猴欺负孩子,山中的精怪试探老僧,描述了自然界…展开
1.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意思是林中的猿猴欺负孩子,山中的精怪试探老僧,描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互动。这里可能暗示人世间也存在类似的欺凌和试探行为。 2.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描述了八阵图所在地兵马俑阵启动时引起的景象,陈兵剑阁山都在摇晃,但珠江水却因为八阵图的神力而停止了流动。此诗描绘了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氛围,寄托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3.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张公子协律》中的一部分,形容了官微的心境:渴望依靠权贵(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但又因为自己文化知识不深厚(文浅),而感到自卑和羞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阶层不平等和文化教育缺乏的不满与忧虑。折叠

作者介绍

王泠然 王泠然   王泠然(?692--?725),字仲清。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五年登进士第,后官太子校书郎。曾上书张说自荐,未果。秩满,迁右威卫兵曹参军。工文赋诗。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乃卓荦奇才,济世之器。惜其不大显而终。有集今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002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