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雁聚寒沙
出自唐朝郑愔的《塞外三首》-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
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
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
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
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
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
荒垒三秋夕,穷郊万里平。
海阴凝独树,日气下连营。
戎旆霜旋重,边裘夜更轻。
将军犹转战,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断夜声。
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
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
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
玉塞朔风起,金河秋月团。
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
海外归书断,天涯旅鬓残。
子卿犹奉使,常向节旄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位征战在外的士兵,他身处边疆荒野,远离家乡和亲人。他面对着未知的挑战和孤独,但仍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而战。诗中以连绵起伏的秋色、长城、古戍、雪花等意象描绘出边境的荒凉和壮美,表现了士兵心中的矛盾和无奈。作者用悲壮的笔调传达出对这些士兵的敬意,并期待着将来的和平与归家的喜悦。
- 背诵
-
塞外三首注释
【受降城】城名。汉唐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汉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唐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史记·匈奴列传》:“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迴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新唐书·张仁愿传》:“时默啜悉兵西击突骑施,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於河北筑三受降城,絶虏南寇路。”明敖英《塞上曲》:“受降城上月,暮色隐悲笳。”亦省作“受降”。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岂直受降可筑,涉安启土而已哉!”宋黄庭坚《奉答谢松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展开【受降城】城名。汉唐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汉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唐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史记·匈奴列传》:“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迴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新唐书·张仁愿传》:“时默啜悉兵西击突骑施,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於河北筑三受降城,絶虏南寇路。”明敖英《塞上曲》:“受降城上月,暮色隐悲笳。”亦省作“受降”。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岂直受降可筑,涉安启土而已哉!”宋黄庭坚《奉答谢松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折叠塞外三首诗意赏析
-
郑愔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9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