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怀山甫

出自唐朝魏知古的《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一本题上有和中书侍郎杨再思)
拜门传漏晚,寓直索居时。
昔重安仁赋,今称伯玉诗。
鸳池满不溢,鸡树久逾滋。
夙夜怀山甫,清风咏所思。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一本题上有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拼音解读
bài mén chuán lòu wǎn
zhí suǒ shí
zhòng ān rén
jīn chēng shī
yuān chí mǎn
shù jiǔ
huái 怀 shān
qīng fēng yǒng suǒ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有些难以捉摸,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和作品的一些感悟。 首先,“拜门传漏晚,寓直索居时”,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外求学或闯荡时,常常因为疏忽或错过时间而错过很多机会,但现在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并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昔重安仁赋,今称伯玉诗”,似乎在表达作者自己从过去一名重要的文学人物(重安)转变成现在一个受人钦佩的诗人(伯玉)的自省之情。 “鸳池满不溢,鸡树久逾滋”,则可能是在形容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保持着一种平衡和长久的积淀。 最后,“夙夜怀山甫,清风咏所思”,则可能是表达作者对自己曾经的老师或启蒙者山甫的怀念之情,并借此寄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一本题上有和中书侍郎杨再思)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有些难以捉摸,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和作品的一些感悟。 首先,“拜门传漏晚,寓直索居时”,可能指的是作…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有些难以捉摸,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和作品的一些感悟。 首先,“拜门传漏晚,寓直索居时”,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外求学或闯荡时,常常因为疏忽或错过时间而错过很多机会,但现在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并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昔重安仁赋,今称伯玉诗”,似乎在表达作者自己从过去一名重要的文学人物(重安)转变成现在一个受人钦佩的诗人(伯玉)的自省之情。 “鸳池满不溢,鸡树久逾滋”,则可能是在形容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保持着一种平衡和长久的积淀。 最后,“夙夜怀山甫,清风咏所思”,则可能是表达作者对自己曾经的老师或启蒙者山甫的怀念之情,并借此寄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折叠

作者介绍

魏知古 魏知古   魏知古(647年-715年),深州陆泽人(今河北深州),唐朝宰相。魏知古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他上疏劝谏唐睿宗,反对修建道观,被拜为宰相,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唐玄宗继位后,魏知古又升任侍中,进封梁国公。开元二年(714年),魏知古因与姚崇不睦,遭其谗害,被罢为工部尚书。开元三年(715年),魏知古…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9311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