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戟同分虎

出自唐朝崔日知的《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弱龄好经籍,披卷即怡然。
覃精四十载,驰骋数千言。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鲁史君臣道,姬书日月悬。
从师改炎燠,负笈遍山川。
上异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荣拾青紫,名价接通贤。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
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晚怀重虚旷,养志息雕镌。
登高惭思拙,匠物谢情妍。
不慕张平子,宁希王仲宣。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循循劳善诱,轧轧思微牵。
琢磨才既竭,钻仰德弥坚。
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
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
更执抠衣礼,仍开函丈筵。
雾披槐市蔼,水静璧池圆。
愿逐从风叶,飞舞翰林前。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拼音解读
ruò líng hǎo jīng
juàn rán
tán jīng shí zǎi
chí chěng shù qiān yán
kǒng cǎi zhuàn
zhōu wéi kǎo jué biān
yuán gōng lùn jiàn shù
sūn bīng piān
shǐ jūn chén dào
shū yuè xuán
cóng shī gǎi yán
biàn shān chuān
shàng 西 xià
zhōng fēi běi hǎi xuán
guāng róng shí qīng
míng jià jiē tōng xián
zhòng wàn zhōng
níng èr qǐng tián
zhǎng tóng fèn
gāo guàn chán
wǎn huái 怀 zhòng kuàng
yǎng zhì diāo juān
dēng gāo cán zhuō
jiàng xiè qíng yán
zhāng píng
níng wáng zhòng xuān
shuí wèi dēng lóng
fān chéng nián
xún xún láo shàn yòu
zhá zhá wēi qiān
zhuó cái jié
zuàn yǎng jiān
xiǔ chéng wéi
mén xīn lián
zhōng tūn niǎo mèng
zhèn shàng yún yān
chéng xiān zhì
gāo zhí yǎn tiān
gèng zhí kōu
réng kāi hán zhàng yàn
huái shì ǎi
shuǐ jìng chí yuán
yuàn zhú cóng fēng
fēi hàn lín q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学习经书和历史的追求和努力,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知识和成就。他提到了一些经典著作、历史事件以及名人,如《孙子兵法》、《左传》、《史记》等,也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最后,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认可,并能够不断超越自我。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注释

【拾青紫】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汉…展开
【拾青紫】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汉折叠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学习经书和历史的追求和努力,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知识和成就。他提到了一些经典著作、历史事件以及名人…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于学习经书和历史的追求和努力,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知识和成就。他提到了一些经典著作、历史事件以及名人,如《孙子兵法》、《左传》、《史记》等,也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最后,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认可,并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折叠

作者介绍

崔日知 崔日知   唐大臣。字子骏,日用从父兄也。滑州灵昌(今滑县)人。明经及第,初为兵部员外郎,后为判官,有吏干,有“健吏”之称。景云中,任洛州司马。平谯王重福叛乱,因平叛功,授银青光禄大夫。历任殿中少监,荆州(今湖北江陵)长吏,京兆尹,封安平县(今山东临淄)侯。因贪赃为御史李如璧所劾,贬歙县(今属安徽)丞,后封中山郡(今河北定县)公。张说荐为左羽林大将军,迁太常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927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