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曾作侍中郎

出自唐朝乔知之的《和李侍郎古意(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峤)
妾家巫山隔汉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高楼迢递想金天,河汉昭回更怆然。
夜如何其夜未央,闲花照月愁洞房。
自矜夫婿胜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
一从流落戍渔阳,怀哉万恨结中肠。
南山幂幂兔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
由来花叶同一根,今日枝条分两处。
三星差池光照灼,北斗西指秋云薄。
茎枯花谢枝憔悴,香销色尽花零落。
美人长叹艳容萎,含情收取摧折枝。
调丝独弹声未移,感君行坐星岁迟。
闺中宛转今若斯,谁能为报征人知。
和李侍郎古意(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峤)拼音解读
qiè jiā shān hàn chuān
jūn nán tíng xiàng yuàn
gāo lóu tiáo xiǎng jīn tiān
hàn zhāo huí gèng chuàng rán
wèi yāng
xián huā zhào yuè chóu dòng fáng
jīn 婿 shèng wáng chāng
sān shí céng zuò shì zhōng láng
cóng liú luò shù yáng
huái 怀 zāi wàn hèn jié zhōng cháng
nán shān huā
běi líng qīng qīng luó shù
yóu lái huā tóng gēn
jīn zhī tiáo fèn liǎng chù
sān xīng chà chí guāng zhào zhuó
běi dòu 西 zhǐ qiū yún báo
jīng huā xiè zhī qiáo cuì
xiāng xiāo jìn huā líng luò
měi rén zhǎng tàn yàn róng wěi
hán qíng shōu cuī shé zhī
diào dàn shēng wèi
gǎn jūn háng zuò xīng suì chí
guī zhōng wǎn zhuǎn jīn ruò
shuí néng wéi bào zhēng rén z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与她的丈夫分离后的思念之情。女子身处在妾家,住在巫山之隔,而她的丈夫则在汉川对面南庭向胡苑。她望着高楼迢递,想到金色的天空,但河汉却将他们分开,让她感到十分悲伤。夜晚来临,孤芳自赏却也带来更多的愁绪,因为闲花照月时她会想到未得圆满的婚姻。尽管她的丈夫曾经是侍中郎,但一场战争使他流落荒野,在渔阳城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令他的妻子也备受折磨和煎熬。此时,她看见了南山上兔丝花茂密地盛开,北陵上女萝树长势喜人,它们虽然花叶相连,但枝条分两处,暗示了夫妻分离的心境。三星差池、北斗西指的景象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花谢枯萎、香销色尽则是暗示着时光无情,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逝去。美丽的女子也变得憔悴萎靡,在思念与煎熬之下只能长叹不已,但她仍然坚定地弹奏胡琴,期望等待着远方的丈夫归来。最后,诗人写道“闺中宛转今若斯,谁能为报征人知”,表达了对女子无尽的同情和深深的怜悯。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李侍郎古意(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峤)注释

【夜未央】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孔颖达疏:“谓夜未至旦。”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宋杨万里《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清吴嘉纪《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展开
【夜未央】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孔颖达疏:“谓夜未至旦。”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宋杨万里《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清吴嘉纪《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折叠

和李侍郎古意(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峤)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与她的丈夫分离后的思念之情。女子身处在妾家,住在巫山之隔,而她的丈夫则在汉川对面南庭向胡苑。她望着高…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与她的丈夫分离后的思念之情。女子身处在妾家,住在巫山之隔,而她的丈夫则在汉川对面南庭向胡苑。她望着高楼迢递,想到金色的天空,但河汉却将他们分开,让她感到十分悲伤。夜晚来临,孤芳自赏却也带来更多的愁绪,因为闲花照月时她会想到未得圆满的婚姻。尽管她的丈夫曾经是侍中郎,但一场战争使他流落荒野,在渔阳城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令他的妻子也备受折磨和煎熬。此时,她看见了南山上兔丝花茂密地盛开,北陵上女萝树长势喜人,它们虽然花叶相连,但枝条分两处,暗示了夫妻分离的心境。三星差池、北斗西指的景象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花谢枯萎、香销色尽则是暗示着时光无情,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逝去。美丽的女子也变得憔悴萎靡,在思念与煎熬之下只能长叹不已,但她仍然坚定地弹奏胡琴,期望等待着远方的丈夫归来。最后,诗人写道“闺中宛转今若斯,谁能为报征人知”,表达了对女子无尽的同情和深深的怜悯。折叠

作者介绍

乔知之 乔知之   乔知之,唐(公元?年至六九七年)名不详,同州冯翊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880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