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向西山白玉台

出自唐朝武三思的《仙鹤篇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
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
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
月下分行似度云,风前飏影疑回雪。
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
琴中作曲从来易,鼓里传声有甚难。
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
霜毛忽控三神下,玉羽俄看二客旋。
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仙鹤篇拼音解读
bái chéng kōng chù fēi
qīng tián gài běn xiàng
gōu shān yuè suī zhǎng
liáo shuǐ qiān nián huì guī
gōu shān yǎo yǎo xiáng liáo kuò
liáo shuǐ lèi lèi tàn chéng guō
jīng suí dān qiū
céng zhú xiān rén yóu luò
tiáo tiáo luò duàn fēn āi
xiá táng yún zhòng kāi
xún dōng hǎi huáng jīn zào
réng xiàng 西 shān bái tái
jiǔ gāo fāng qīng qiē
jīng qún é duàn jué
yuè xià fèn háng yún
fēng qián yáng yǐng huí xuě
fēng qián yuè xià màn màn
shuǐ xiǔ 宿 yún xiáng bān
wǎn zhuǎn néng qīng guó shì
péi huí qiǎo hàn huáng tán
qín zhōng zuò cóng lái
chuán shēng yǒu shèn nán
héng fēi yín hàn
cháo cháo cháng yǐn chí lán
bié yǒu wén xiāo chū yān
hái huà shàng qīng tiān
shuāng máo kòng sān shén xià
é kàn èr xuán
yàn què zhōng héng hǎi zhì
yóu shí zài yīn nián
yán qīng qiān
wéi sān shān sòng jiǔ x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绘了一只白鹤在天空中飞翔,它的归途经过了很多历史文化名胜之地。诗人通过描绘缑山、辽水、碧落等自然景观和皇陵、市井、祭坛等人文景观,展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仙鹤篇注释

【风前月下】《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牀。”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又作谜云:‘常随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金马钰《踏云行》词:“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展开
【风前月下】《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牀。”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又作谜云:‘常随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金马钰《踏云行》词:“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折叠

仙鹤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了一只白鹤在天空中飞翔,它的归途经过了很多历史文化名胜之地。诗人通过描绘缑山、辽水、碧落等自然景观和皇陵、市…展开
这首诗是描绘了一只白鹤在天空中飞翔,它的归途经过了很多历史文化名胜之地。诗人通过描绘缑山、辽水、碧落等自然景观和皇陵、市井、祭坛等人文景观,展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折叠

作者介绍

武三思 武三思   武三思(649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官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氏宗族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神龙三年(707年),谋废太子李重俊,却在重俊之变时被李重俊所杀,唐中宗李显追赠他为太尉,谥曰宣,唐睿宗李旦废其谥号并开棺戮尸,毁其墓。…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8690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