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归路
出自唐朝骆宾王的《晚渡黄河》-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人们在旅途中的艰辛和迷惘。无论是寻找归路还是探索未知,都需要不断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诗歌中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水波、龙门、荣光、瑞浪、秋霞、夕雾等。这些景色表达了自然万物的壮美和无限魅力,但同时也增加了旅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两句“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表现出游子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归家的渴望,他们在长途跋涉中,经历着心灵上的沉淀和洗礼,而这些经历也成为了他们一生的财富。
- 背诵
-
晚渡黄河诗意赏析
-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8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