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絜牲牷

出自唐朝魏徵的《五郊乐章。雍和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
载絜牲牷,爰登俎豆。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
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五郊乐章。雍和拼音解读
yáng yuè
yīng zhōng zài hòu
zǎi jié shēng quán
yuán dēng dòu
gāo yuǎn
shēng chòu
jìng yán
wéi shén bǎo yò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仪式。阳月斯纪,指的是月份和日子,应该是一年中特定的日期进行祭祀。在这个仪式中祭品包括牲畜和酒食等物品,被摆放在祭坛上供奉。文中提到仪式进行得高高在上、远离尘世,没有声音和气味,说明整个祭祀过程非常庄严肃穆。静言格思,则是对神灵的祈求和敬意。 整首诗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祭祀仪式的重视和认真态度。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五郊乐章。雍和注释

【无声无臭】1.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常形容天道、神意幽微玄妙,难以直觉感知。《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唐魏徵《五郊乐章·雍和》:“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佑。”清恽敬《读<孟子>一》:“性、道、教无可言而归之命,命无可言而归之天,天无可言而归之无声无臭矣。”2.形容默默无闻。《孽海花》第十七回:“先几个月风声很紧,后来慢慢懈怠,竟无声无臭起来。”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三:“‘五一’,在康泽主持下,无声无臭地渡过了。”秦牧《花城·青春的火焰》:“一粒种子,可以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也可以长成为参天的大树。”…展开
【无声无臭】1.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常形容天道、神意幽微玄妙,难以直觉感知。《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唐魏徵《五郊乐章·雍和》:“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佑。”清恽敬《读<孟子>一》:“性、道、教无可言而归之命,命无可言而归之天,天无可言而归之无声无臭矣。”2.形容默默无闻。《孽海花》第十七回:“先几个月风声很紧,后来慢慢懈怠,竟无声无臭起来。”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三:“‘五一’,在康泽主持下,无声无臭地渡过了。”秦牧《花城·青春的火焰》:“一粒种子,可以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也可以长成为参天的大树。”折叠

五郊乐章。雍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仪式。阳月斯纪,指的是月份和日子,应该是一年中特定的日期进行祭祀。在这个仪式中祭品包括牲畜和酒食等…展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仪式。阳月斯纪,指的是月份和日子,应该是一年中特定的日期进行祭祀。在这个仪式中祭品包括牲畜和酒食等物品,被摆放在祭坛上供奉。文中提到仪式进行得高高在上、远离尘世,没有声音和气味,说明整个祭祀过程非常庄严肃穆。静言格思,则是对神灵的祈求和敬意。 整首诗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祭祀仪式的重视和认真态度。折叠

作者介绍

魏徵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705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